英語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 是主流偏見還是事實

2020年01月09日   •   1萬次閱讀

排隊參觀新加坡開埠200年歷史體驗展(The Bicentennial Experience)的人潮。這個展覽旨在讓新加坡人與旅客在了解我國歷史的過程中,也認識到什麼是新加坡人身份。(海峽時報)

作者 李正名

論問題不應該因人廢言,但有時候議論者的身份背景卻很關鍵,因為它可能說明議論者發言的立場,以及所代表的利益。 已經退休的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陳美英在《海峽時報》發表的《英語、母語和新加坡身份認同》,代表的正是一種本地中產階級的主流偏見。

(聯合早報)

事實是殘酷的,並不因為人們的好惡而有所改變。陳美英所得出的英語是新加坡人身份認同的結論,其依據有事實和數據支撐。至於這到底是值得自豪還是可悲,就見仁見智了。 她提到李光耀在1986年的國慶儀式,因為主持人首次只用英語串場而感到高興,藉此證明英語作為新加坡人身份認同的正當性,也可以借用同樣是李光耀2012年出版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裡面的一段話反駁: 「我們的雙語教育的模式不是盡善盡美的,其中有很多波折。我甚至曾在1989年表示,如果有機會回到1965年或1970年,我將會保留華文小學,然後加強其英文第二語文的教學,並鼓勵所有的家長把子女送到華文小學就讀,然後,在小學或中學階段為這些學生延加一年的學習時間,讓他們之中資質比較中等的,能順利在中學階段從以華文為第一語文,過渡到以英文為第一語文的課程中去。」 那是距離1986年他表示自豪後的三年。 當然也有人指出,同樣的這段話並沒有出現在這本書的英文版。至於原因為何,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了。 沒錯,數據和日常生活的觀察都顯示,年輕一代新加坡人已經單語化了。

魚尾獅一直被認為是新加坡的標誌。(林新平) 儘管陳美英在文章結尾時,好意地表示新加坡人其實是多語的一群,就像她能夠用英語教學,用閩南語研究乩童文化,用馬來語表演馬來戲曲一樣,但是她的成長經驗是在雙語政策還沒有消滅新加坡的多語環境之前。 如今除了少數資質聰明的年輕人能夠掌握雙語,大多數年輕人恐怕是邯鄲學步,英語既說不好,華語也詞不達意,更遑論自己真正的母語——方言——了。我敢肯定地說,類似陳美英多語的情況,在她的學生當中是鳳毛麟角。 善意地理解陳美英的意思,她所謂的英語作為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指的是下一代的新加坡人。

李顯龍總理在去年5月1日勞動節與人民行動黨的年輕黨員一起玩自拍(wefie)。(海峽時報) 現如今,因為不懂得英語而不敢乘搭地鐵出門的老人家比比皆是,就此判斷說英語是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對這些吃了虧又被賣乖的為數不少的建國一代,恐怕有失厚道。他們貢獻了青春建設這個國家,到頭來竟然因為不懂得英語,而被排除在新加坡人身份認同之外。

新加坡「立國一代」一起自豪地舉起立國一代卡(Merdeka Generation card)。(聯合早報) 英語是新加坡的主流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英語也是新加坡人判斷社會地位的標誌,就如英國人是通過口音來辨識人們的階級身份一樣。 那些喪失了母語能力而只會講singlish的新加坡人,自己再怎麼自我感覺良好,也難以獲得體制的肯定。 陳美英在文章里舉了維根斯坦的觀點,其實正好反證了她自己的階級盲點。就因為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決定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我相信華語能力不強(這是我從她行文中所得出的印象)的她,才會自信且自豪地認為,英語已經足以作為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 我出生於建國之後,跟祖父母用方言溝通,跟父母用方言和華語溝通,跟孩子儘量用華語溝通,跟親戚和朋友也是如此。 英語並不是我的情感語言,也不是我的傳承語言。但是我必須承認,就我對孩子及他們社交圈的觀察,當我這一代人凋零之後,英語或許就真的是新加坡人認同的標記了。 最後我必須說,雖然陳美英的觀點讓我不舒服,但是我還是必須肯定她發表文章的舉措。 語言在任何社會都是敏感課題,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敏感就迴避它。就因為問題複雜不易,更需要不同立場者秉持善意來討論。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8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中國東北走出的傳奇女王來新加坡了!「我不是含著金湯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勸「我」別來新加坡?看完後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萬次閱讀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歲就來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只靠2萬新幣,30歲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年輕霸總」戀上新加坡70歲老人,結局竟然這麼慘!
2025年07月07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918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524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著名公園現致命毒蛇,路人恐慌
2025年07月07日   •   6156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又要發錢了!45萬家庭直接受益,水電費、補習費都能用
2025年07月07日   •   6156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