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一個殘酷的事實!
新的一周又開始了
打!起!精!神!上!班!啦!

生活在繼續
活還是得干
為了養精蓄銳
晚上睡個好覺那是必須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失眠或者睡不香的情況
要是有的話,
趕緊看看是不是犯了睡前的禁忌吧!
1.睡前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

美國哈佛大學研習睡眠醫學的一位精神科主治醫生說過,對於失眠者,他們是這樣建議的:在床上只能做三件事:Sleep、Sex、Sick,也就是睡覺、性愛,以及生病時用來休息。對於房間的布置,他認為,愈單純愈好,但很多人喜歡把電視機放在臥室、躺在床上看電視等等,這對睡眠來說都是干擾。
一旦電視機的光線進入眼睛,視交叉神經上核(SCN,Supra Chiasmatic Nucleus)就會告訴身體要保持清醒;除了電視以外,電腦、iPad、手機的藍光也會讓你不好睡。因此,大家在睡前一個小時最好就不要再看電視、用電腦和手機,以免繼續受到光線刺激。
2.洗完熱水澡馬上睡覺

很多人都以為洗完熱水澡,全身暖呼呼去睡覺正好,其實這麼做反而讓你不易入眠。身體中心(軀幹)溫度下降、手腳保持溫暖,是睡得好的關鍵之一。研究也發現,失眠患者的中心體溫比一般人來得高。
為了讓中心體溫下降,可以在睡前1.5~2小時沖熱水澡令體溫上升,接著身體就會自動調降體溫,2個小時後中心體溫下降,自然就會想睡覺了。
若擔心手腳冰冷不易入睡,可以在洗完澡後穿襪子、使用暖暖包,或臨睡前用溫熱的水泡腳,即可保持四肢溫暖。
另外,睡覺時應穿著舒適的衣服,但不要穿太多、太厚重,以免身體中心溫度升高不好睡。此外,把房間的溫度調到自己覺得舒服的狀態也很重要。
3.劇烈運動

適度運動有助睡眠,但睡前1~2小時就不該再做劇烈運動,例如快跑、長跑、泰拳、打網球等,這樣會讓中心體溫上升,雖然身體疲累,但反而不好睡。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如果睡前運動出汗過多,會導致心液不足,影響睡眠品質。
不過,接近睡前大家可以做些和緩的伸展運動,讓身心都慢慢平靜下來,也不會使體溫上升、心跳變快。或者也可以睡前在室內用緩慢的速度走30分鐘,這樣可以有助於緩解精神緊張。
4.睡前吃宵夜

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再吃東西,以免造成腸胃負擔、胃酸分泌增加,導致半夜胃食道逆流。
如果肚子很餓,可以喝一點溫熱的牛奶,因為牛奶中含的酪蛋白是褪黑激素的前驅物,喝一點點有助於睡眠;但切記不要喝太多牛奶,否則半夜尿急會打斷睡眠。
如果是睡夢中頻尿的人,晚餐過後就儘量不要喝水。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男性夜晚頻尿,多是因為攝護腺肥大所引起,應該到泌尿科就醫。
5.喝酒助眠

有些人會通過飲酒來助眠,但這是完全錯誤的行為。
喝酒雖然令人快速入睡,但是當酒精代謝後,半夜就會忽然清醒,像[關鍵詞屏蔽]消褪掉一樣的感覺。且飲酒後睡眠品質差,幾乎只剩淺眠,無助於恢復體力。
此外,人體對酒精的耐受性會逐漸增加,若想靠喝酒來助眠,最後恐怕會無法節制、愈喝愈多,最終可能會演變成酗酒。
另外,咖啡因、酒精飲品的每日攝取量也要控制,例如每天飲用紅酒量不超過150cc、啤酒不超過360cc、烈酒不超過30cc,否則就超過肝臟能負擔的量了。
6.躺在床上計劃事情

焦慮是睡眠的剋星。很多人習慣躺在床上時回想今天的點點滴滴,接著開始思考第二天的計劃,甚至反覆提醒自己:「明天有重要的會議要開,今天一定要睡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7.睡不著仍躺在床上

睡前20~30分鐘是踩煞車、放空、準備入睡的時候,這段時間應該做些自己喜歡的、能放鬆的事,例如看書、聽音樂,等到睏了才進臥室睡覺。
不過,有些人因為前一天沒睡好或第二天要特別早起,比平時就寢時間還早上床睡覺,違反了生理時鐘,這樣反而會睡不著,一兩個小時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這樣容易讓大腦產生一個連結:我躺在這張床上睡不著。連結一旦形成,以後就更難入睡了。
為了打破這個連結,躺一躺睡不著時就應該起床、離開臥室去做別的事情(例如到客廳聽音樂,但須保持光線昏暗),等到真的很想睡再回去睡。
腫麼樣,準備好今晚睡個好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