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狡詐與姦猾, 不共戴天的兩大宿敵, 卻不想後人相戀私奔……
這個故事放在人類里, 就是「羅密歐與朱麗葉」。

而今,這場大戲的主角, 卻出現在了新加坡國立大學!

是的,水獺之於新加坡大學校園的存在,猶如中國北大校園里免費聽課的旁聽貓一般,招人愛。

北大「旁聽貓」 下面這個,就是前兩天,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內被人拍攝到的水獺,有人甚至認出他們是Zouk家族的水獺。

出現在國大校園的Zouk家族水獺

Zouk家族: 水獺中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今天,新加坡大約有90隻水獺,分屬18個家族活躍在新加坡,北至克蘭芝,南至植物園,甚至市中心的金融區,都有它們活動的蹤跡。
而出現在國大校園裡的,則是建立不久的新家族:Zouk/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otters。

18大水獺家族分布 說起 Zouk的家族史,有著一段令人稱頌的浪漫故事。建立 Zouk 家族的公水獺和母水獺分別來自新加坡最大的兩個水獺家族:
Marina Bay 和 Bishan。這兩個家族本是敵對關係,經常為爭奪領土而打架,但兩個家族的孩子不知道何時突然相愛,最後為愛私奔,建立了現在的 Zouk 家族,堪稱水獺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相戀的Zouk家族水獺 但要說他們各自的家族的那段腥風血雨的過去,那不得不從2015年的那場碧山大戰說起……
首戰告捷
碧山水獺首次出現是在2014年,當時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還特地在臉書上廣而告之。

而就在第二年,一場慘絕人寰的王者之爭,便在水獺種族中拉開了序幕。
話說,當時碧山一族(Bishan)的「巡邏兵」在巡視領地時發現了不速之客侵擾,而對方正是來頭不小的濱海灣家族(Marina Bay)。

這哪能忍!於是,兩族操起傢伙,就乾了起來。
據當時觀戰的坡島村民回憶,當時兩家的戰鬥打得異常激烈,一路從水戰打到地面戰,而後還打起了巷戰……戰況異常膠著。

交鋒現場
最終,碧山一族速戰速決,就把濱海灣一方給收拾了。可憐巴巴只能退居新加坡東海岸,從此少了市區的大好資源……

世紀大戰,成就碧山一霸
禍不單行,原本已經首戰失利的濱海灣一族,在2年後居然傳出了首領去世的噩耗!

就在舉族悲痛之時,碧山一族氣勢洶洶地趕來……可憐濱海灣一族孤兒寡母的,差點被滅了全族。
這時,新加坡民眾心急如焚,覺得面對剛剛失去主心骨的濱海家,尤其五隻未成年的水獺寶寶,無法袖手旁觀。

於是,大家站在新加坡河岸碼頭的樓梯上,跺腳的、拍手的、揮動雨傘的,甚至推動柵欄來製造噪音,企圖嚇退碧山一族。
但畢竟碧山家十多隻成年水獺,動作敏捷,不斷上演「諾曼第登陸」的精彩片段!

就這樣,經過吃瓜群眾長達兩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碧山水獺家族最終還是放棄了「搶灘」,返回下游。濱海灣一族也算是保住了最後的血脈。

心有不甘的濱海灣一族,臥薪嘗膽一年後,決定反攻。據當時的目擊坡島村民回憶,這場面堪稱世紀之戰!

交鋒現場

甚至有人畫圖分析了當時兩方交戰的戰術圖。真沒想到,水獺打起群架來,還如此狡詐、姦猾!

驚天地,泣鬼神!
可惜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而這一戰後,碧山一族算是徹底站穩了腳跟,獨享王者之榮耀。

「叛逃者」相愛
而作為這兩大有著「血海深仇」的水獺家族後代,卻頂著巨大的壓力相戀了!
最終,私奔建立Zouk家族的水獺,除了在國大校園裡活動外,也曾在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的一座莊園以及碧山-宏茂橋公園(Bishan-Ang Mo Kio Park)被發現。

據專家觀察,這個建立不久的家族並未爭搶到屬於自己的「領地」,因而在適應城市環境中遠比其他家族做的出色。


神奇NUS,還能看到恐龍
大概,也只有在新加坡的大學裡,才有機會看到水獺了吧~

這樣想來,新加坡國立大學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畢竟,在這裡,除了水獺,還能看到恐龍化石!
是的,新加坡國立大學裡,藏著一個自然歷史博物館——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是在2015年4月28日,是東南亞第一座永久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一座歸屬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理學院的,集收藏、展覽、教學和研究於一體的博物館。

館內保存了自1849年起收藏的56萬件動植物標本,並耗資4600萬新元打造。




鎮館之寶:梁龍化石
三具完整的梁龍化石,是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據說這三具梁龍化石很有可能是「一家三口」,是在美國的懷俄明州被發現的,分別被命名為「Prince」、「Apollonia」和「Twi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