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美國在亞太不斷加重砝碼,對中國不斷的無端挑釁,讓整個亞太的地緣衝突,急劇上升。作為全球最大的2個經濟體之間,隨時可能爆發的熱戰,亞太周邊的小國家,時刻擔心自己的選擇,會讓自己走向戰爭的十字路口,尤其是曾經為美國出謀劃策的。這其中,自然就有新加坡了。
在日前,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消息顯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電視講話中,向公眾警告,亞太地區在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政治角力,大國衝突形勢嚴峻,很多國家會被迫選邊站。新加坡也只能是盡最大努力,避免捲入大國衝突之中。

而讓外界頗為注意的是,李顯龍多次提到,以目前中美關係,中澳關係和中日關係的環境,整個亞太地區的形式是很嚴峻的。呼籲公眾現實一點,不要幻想,要為大國衝突做好心理準備。同時,要防範外國勢力干預輿論,要捍衛自身利益和立場。
其實外界也很清楚,李顯龍這話里話外,無外乎是在暗示,世界大戰並不遙遠,而核心衝突,肯定就是中國和美國。新加坡雖然想中立,但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明面上說「盡最大努力」,但新加坡可是有美國軍事基地的,你要中立,美國大兵答應嗎?美國人真要你站隊,你敢不站麼?所謂「呼籲民眾現實一點」,恐怕也是看著國內美軍基地,無可奈何說的話,加入美國陣營後,可能是要出現戰爭情況的。

有分析人士認為,新加坡本身或許是想要避免參與大國衝突,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美軍基地就在新加坡,新加坡其實是沒有太多別的選擇的。一旦中美爆發戰爭,美軍在亞太周邊地區的軍事基地,百分百是定點清除的目標。既沒有國土戰略縱深,又沒有強勁的軍事實力,新加坡不過是美國推出來的一個「炮灰」。要說上戰場,新加坡肯定是沒有這個實力的,但是被美國要求協助封鎖中國航道,有針對性的封鎖通向馬六甲海峽的中國船隻,新加坡恐怕是不敢拒絕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捲入大國衝突」,是新加坡必然的結局。
當然了,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近幾年裡,新加坡經常在一些國際場合,為中國站場,突顯出了強硬的中立立場,應該不會屈服於美國。

那麼,我們就拿一個最近的案例來說吧。當初佩洛西亞太之行,第一站不是新加坡麼,然後在訪問中,佩洛西就向新加坡提出了一個關於「同性婚姻」的事情,施壓新方。這個基本就是為了拉攏美國國內那群LGBT的支持,基本沒什麼好說的。但問題就在於,在佩洛西離開之後,新加坡果然修改了法律條文,以支持佩洛西的提案。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新加坡其實根本沒有任何底氣,抵抗美國的壓力。一旦中美動手,新加坡倒向美國,幾乎是必然。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這些年,尤其是李顯龍對中美關係的態度和立場的轉變,是十分有意思的。可以說是一個從堅定反華,在中國國力日漸壯大之下,走向「騎牆派」的心路歷程。在將近10年前,新加坡主動向美國獻策,炮製「中國威脅論」並提出了後來十分著名的「重返亞太戰略」,以美製華。然而時過境遷,中國站起來了,新加坡原本視作靠山的美國人,卻越來越難堪了。就算中國不會為以前的事情,清算新加坡,但新加坡會不會一直有這個擔心「被報復」的心態呢?這或許也可以看做是,新加坡必然選擇美國的一個小的誘導因素。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加坡正在為曾經的選擇,付出代價。(聽風吹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