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新加坡老闆們的故事就在這裡了

2018年12月24日   •   10萬次閱讀

新加坡眼編者按:

聯合早報資深記者鄭明杉歷時數年,完成了新加坡最完整華族大小企業家發跡致富、商海浮沉的傳略記錄——《星洲頭家傳略》。共收錄了500名各行各業的大小頭家。

頭家,在閩南語裡是「老闆「的意思。

關於此書完成之艱難,從鄭明杉所寫的後記中,可見一斑。

我常說我這一生中,前半部三十多年是在成長、讀書、雲遊四海中度過。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於1983年合併為聯合早報,我是早報的第一位記者,早報也是我的第一份而且是一生中的唯一工作。在加入報界之前,我先後給新馬中港台報刊寫了整10年的稿,因此我畢生是以筆耕為生。

2011年倒數退休之日,老驥伏櫪重出江湖,為星期天財經拼盤的《明眼看名商》專欄執筆,這一寫欲罷不能,最後竟然「寫出」兩本專書,《明眼看名商》在2014年出版;兩年後,推出了《明眼看名商@2》。兩本厚達700頁的專書,一共採訪了超過150名新馬印中港台財經名人。

圖片來自友聯書局主頁

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新聞採訪、編輯工作豐富了我的人生和寫作生涯;從事新聞業這一行,過去點點滴滴累積的經驗和建立的人脈的確是珍貴的,在後浪推前浪下,經驗和人脈是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所捲走的。

有這樣的條件和背景的人屈指可數,為當今的大小頭家「立傳」,鄭某看來也「義不容辭」。中華總商會黃山忠會長在新書的序文就指出:完成這本巨著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耗費心力,還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只有長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的專才方能勝任。

編寫《星洲頭家傳略》的構想其實是早在退休之前,可是要有系統、分門別類收集新加坡大大小小、袞袞頭家的奮鬥、浮沉、致富史,先賢巨商、白手起家的創業人、傳統行業的守業人、後起新銳、商場女傑,老一輩及新移民華商,編寫成一本較完整的華族企業家傳略全書,可說是「前所未有」,這個文字、資料又雜又多、費時又費力的工程顯然非易事。

首先是資料的收集和篩選是編寫的第一難關。說得客氣點,新加坡老闆大多為人低調、謙虛;說得嚴重點,許多商賈只求賺錢、怕財富曝光,大家大都只知道他們家有萬貫,可是有關他們的個人資料卻是少之又少,很多時候就像是在海底撈針。

如1973年建造吉隆坡第一座購物中心的劉景發,早年在建築業雖是名響鐺鐺,今年還以3億6200萬元收購位於烏節一帶的經禧樓,可是有關他的個人資料幾乎是全無,即使在公司年報里的「玉照」也是二三十年前的「舊照」。

華總大廈發起人,丹里斯拿督劉景發

圖片來自 華總馬來西亞網站

今年9月間,職總創優企業合作社收購本地咖啡店業者Kopitiam集團,唯一能找到的集團老闆林美發的照片是20年前拍攝的;另一家上市咖啡店業主金味,老闆林喜烈的文字資料幾乎是零。房地產業的鴻福集團名響半個世紀,第二代、第三代的鐘氏家族仍是令人感到神秘兮兮。

成立30年的Kopitiam如今已是上市公司

圖片來自網絡

諸如林恩強(興隆)、郭亞漢(森聯)、朱章元(Hotel 81)、郭良耿(邦典置地)、黃廷芳家族的資料也只能東並西湊;至於後起之秀的陳金祥(肥雄)、Adan Lim(川林)、許偉明(飛龍集團)的出身、起家也一時無從深入查起。

至於商海潮起潮落,曾紅極一時的商戰敗將則暫時從略,有機會的話我倒希望再另整理編寫這些人的商場成敗史,這個難度更大的資料整理工程,不失有「引以為戒」的參考價值。

商場成敗是兵家常事,英雄不怕出身低,起點低微的成功商人其實是不勝枚舉。

今天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不少在七八十年代是以務農為生,一些還是靠養豬、養雞、賣魚、賣菜起步,國際元立的陳逢坤、昇菘的林福星、乃德的沈喜洲、OTO創辦人葉志成、南方喨的施國英、芽籠地王陳永發、中閩百匯的李瑞慶、力達工業的王汜雄、Hotel 81的朱章元、高大的許志剛,以及「觀賞魚王」葉金利等等皆是 。

昇菘超市已遍布全島

圖片來自網絡

梁苑的梁佳吉、豪利的陳積光、金興海運的陳慶松、DISA的莊榮華、Hupco的鄭謙木、萊佛士醫療的呂俊暘、IOI的李深靜小時候曾當過賣烏打、豆花水、冰棒、水果小販,泛聯的黃加種、太子花店的陳炳卻則賣油條補貼家用。

哈莉瑪為梁苑老闆梁佳吉頒獎

洪振群(CK百貨)、張榮發(「全家福」)及馮德勇(毅馬控股)等曾在夜市擺過地攤。

洪新劉(洪新劉集團)、謝福添(翊晟國際)、洪友成(友聯鋼鐵)、及陳捷華(華與華)早年是投身在「加龍古尼」廢物堆里尋寶。

目前的交通業巨擘及其家族,不少是年輕力壯時駕羅厘開創事業道路,其中包括了高昇的陳耀坤、TAK的陳奕群、YCH 的葉進國、富園的林水金、華中控股的李進忠、永記物流的辜翼樅等。

新加坡工商界先驅來自一水之隔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為數不少,諸如C&E的章金福、珍寶集團的黃南德、立時集團的吳清亮、樂意的黃裕順、亞太保險的鄭建成、新同德的黃鴻美、寶德集團的黃鳳飛、Blum的江琇蓉、建煌集團的顏毓瑩等,都是在膠園裡過童年。

新加坡早期的橡膠園

圖片來自 國家圖書館電子檔案

本書頭家涉及的各行各業,包括金融與投資、製造與加工、建築與配備、地產與酒店、航運物流、影視娛樂、食品餐飲、門窗家具、索絡造船、廢鐵礦產、環保木塑、醫療保健、教育與其他各類服務業等,可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其中經營食品加工及餐飲服務業的商家數目最可觀,稱得上是百花齊放。

鄭志光的百齡麥、魏成輝的第一家集團、黃廷芳入股的楊協成、白毅柏的大華醬油、謝永祺的泉昌食品、潘坤興的進文食品、林金成的桃源食品、陳宥年的福聯發、周建宇的康元、黃上盈的南順、王陳山的美珍香、吳皆佳的吳裕興、吳斯仁的一豐、林啟源的志成油廠、陳來福的百佳國際、陳樹生的龍標燕窩、黃章誼的淘化大同、朱偉麟的廣祥泰、韓友蘭的大山食品、謝楚明的謝欽利等,皆是四五十年的食品加工業老字號。

洪鼎良的金山嶺集團、符永平創辦的千禧美食、王朝生的S21、陳圖清的大路美食集團、林美發的Kopitiam、雲德盛的Killiney、黎文深的亞坤麵包等,以經營咖啡店為主。

林清榮的福南「大白兔」、郭觀華的長城集團、胡清山的品食餐飲、葉權坤的店小二餐館、 林文才的同協、盧裕波和江培生的豆先生、胡翠鈺的1A脆皮卜、曾秀娘的梭羅河糕點、林金成的桃源包點、洪怡祥的林記包點、黃禎助的康源飽點、楊學鵬的松發肉骨茶、程文華的文東記雞飯、張亦輝的高記食品、鄭展倫的新美興食品、何清元的Collin's西餐、李秉萱的茶淵、林財丁的老街肉骨茶、林瑞海的海士、郭庭水的國際食品供應、呂立岩的Cocoa Trees、黃德欽的金麒麟、蔡智勇兄弟的樂天集團、莊莉娟的佳樂富食品、李願靜的潮州發記,鄒翔雲的東江集團、葉耀東的葉耀東集團、黃瑋婷的foodXervices、黃慧萍的茗香菜館,鄭振良的哩喝連鎖店、黃春全兄弟的瑞興、謝文強的Seafood Company,以及方誌忠的莆田,家家各自精彩。

上市的餐飲業公司中,郭明忠的麵包物語穩居龍頭,其他先後掛牌和除牌的計有:梁佳吉的梁苑集團、黃南德的珍寶集團同樂集團的周家萌、符標雄的榮控股、盧福全的膳盟食品、葉鴻烈的RE&S、口福的龐琳、林海石的福成集團、莫一平創辦的三盅兩件,韓權元的老曾記、陳遠昭的富旺朝控股、陳祖坤的勝樂,林春生入股的無招牌海鮮,以及張騏牧的超級集團等。

2000年,第一家BreadTalk門店在新加坡面世即引發轟動。

「吃喝」之後的「玩樂」,邵維銘的影視王國歷史悠久,吳學光的星雅集團異軍突起、業務整合重新出擊的何亞發(建信文化媒體)蓄勢待發,中國郭靖宇的電影製作業遍地開花、「鬼才藝人」梁志強頻頻改寫本地電影票房、邱德拔之子邱金海酷愛電影製作業、洪偉才的mm2集團股票市值一度達6億元,王敬順的飛凡公司、張仰興的張興KTV 、程令嘉和符永隆的夜店、李文德(音響之家)和陳慧晶(惠成)專搞音響影像;林璒利的金航旅遊和曾憲達的曾兄弟集團是旅遊業達人,年逾古稀的章金福則是這方面的奇人。

「衣食住行」向來是經濟重要的一環,黃文華兄弟的Charles & Keith、李國基的星綸、江琇蓉的Blum、翁碹鳳的錦利,陳賢進的鱷魚國際,在海外市場「衣」錦還鄉,而曾台邦的洗衣店可日理20萬件。

張泗川家族的四海棧和翁烈強的新興棧集團是傳統的大米商,黃良添(黃南美)、黃士銘(東成物產)和陳偉銘(偉中)是新一代的米商, 鍾程龍接手三代相傳的「糖」朝,洪振群的CK百貨、王梓琴的美羅百貨、董俊競的詩家董、鄭治平的奧奇百貨、林道榮的英保良百貨、李瑞慶的中閩百匯、張民德的豐城集團、沈財福的OSIM集團、葉志成的OTO、洪偉才的電競椅、張潤芝的Delphin吸塵機、 林美華的民樂廚房炊具、林紹欽的膠品,以及莊盈盈創辦的ONE.99 shop等,專賣各類家庭和休閒用品。

馮德勇的毅馬控股經銷的旅行箱是出門必備,張建安(得運)、梁南興(百勝)及陳炳耀(Grab)的德士全島可見,黃海慶的麗都摩哆、林亞保的大道汽車、郭豐誠的歐陸集團、陳駿鴻的陳昌國際,以及郭進維的威龍集團,都是汽車經銷業的佼佼者。

張允中、張松聲家族的太平船務、傅春安的傅長春儲運、張金陵的太平洋海運、黃加種的泛聯集團、黃金春的輝煌集團、吳一賢的億達宇航、孫修順的韋立國際、歐石吉的新加坡船務、黃思綿的八達巴士,鄔順山的兀蘭運輸、陳福裕的永昇貨倉運輸等,在海陸空、運輸及物流業領域名揚四海。

以科技立業, 陳民亮(雷蛇 )是後起新銳,沈望傅(創新科技)是開創元老,姚曉東(赫比集團)、陳章財(事必得工業)、吳木興(新曄科技)、莊榮華(DISA)、文漢耀(愛捷特)、王汜雄(力達工業)、吳中庸(銘板)、沈悅樂(志同控股 )、呂良泰(挑戰者科技)等各領風騷數十年。

銀行金融業是經濟的動脈、建築與地產是經濟的動力,新加坡的超級巨富多來自這兩個領域,而且很多是二代、三代相傳。

黃廷芳家族就以房地產高居福布斯富豪榜之首多年,郭令明、黃祖耀、郭良耿、許偉明等房地產巨子緊跟在後。在首五大榜上,唯一主業不是房地產的看來只有「漆王」吳清亮一人。名列一二十大多年的其他行業的巨富,另有「棕油大王」郭孔豐、「薄餅大王」魏成輝、「股票大王」林榮福、「酒店大王」王明星等。

自第一代創始人黃廷芳於2010年去世後,黃廷芳家族企業就由黃氏兩兄弟分別執掌。

掛牌或除牌的房地產公司向來是股市的主力軍,計有:蔡天寶的和美集團、鐘聲堅的仁恆置地、鄭維強的永泰、王明星的旅店置業、鍾世平的SC環球、王邦益的聯明集團、陳積光的豪利、潘錫源的鵬瑞利置地、林鎮成的集永成、許慶祥的許兄弟集團、胡土發的胡金標控股、王芝菁的KOP集團、郭亞漢的森聯集團、朱峙安的金成興工程、王美發的逢來發、梁定平的強楓控股、蔡海龍的福聯盛控股、白連源的長成控股、林捷發的速美集團、鍾廷基的LTC企業、林鈞城的林增控股、吳友仁的偉合控股、張和明的協和、陳俊廷的惠勝置地,以及廖文良、林明彥曾出掌的凱德集團等。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