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東南亞自助旅遊的朋友對當地的Grab打車服務不會陌生。這家公司原本成立於新加坡,現在把服務擴展到了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柬埔寨等旅遊國家,基本上已經算是東南亞版本的優步打車(Uber)——事實上它也獲得了Uber投資,今年初與Uber在東南亞的業務部門合併成行業巨頭。除了打車服務,還有自己的電子支付平台和餐飲外賣業務,是十足的移動生活公司。
美國微軟想必是看準了Grab的市場份額,兩家公司最近宣布聯手,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來提升用戶的乘車體驗。

根據協議,Grab將採用微軟的Microsoft Azure作為其首選雲平台,在雲計算的基礎上,二者希望在很多「創新深度技術項目」上進行合作。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樣幾項:給Grab程序加入自然語言處理功能,讓司機和乘客用簡單的對話來完成操作;用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算法防止司機偽造訂單;用人工智慧圖像識別技術,讓乘客拍攝當前位置照片就可以完成定位——最後這個功能對於人生地不熟、GPS定位不好用的遊客來說肯定能幫上大忙。
「我們與Grab的合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一個迅猛增長的地區開闢了創新的機遇,」微軟執行副總裁Peggy Johns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rab、微軟和豐田三家公司最近達成了多項戰略合作關係。豐田向Grab投資了10億美元,而微軟則把多項網際網路汽車研究專利授權給豐田汽車,雙方還成立了名為Toyota Connect的數據分析公司,專注於為汽車提供新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幾家行業巨頭的聯手,無疑會讓未來的「智能計程車」服務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來源:
https://techcrunch.com/2018/10/08/microsoft-invests-in-grab-to-bring-ai-and-big-data-to-on-demand-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