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壽保險的作用,最基本的無疑是為受保人提供身故保障,或者說在受保人去世後用來補償其家人面臨的經濟損失。
在保障功能之外,許多人也將人壽保險看作一種實現財富傳承的工具,即在自己去世後將身故賠付作為遺產留給後代。
其實我們可以靈活運用人壽保險產品來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這篇文章我們來就講一下,實現這一目的的方式有哪些,並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有四種人壽保險產品能幫助我們同時達到保障和財富傳承的目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從保單生效起即提供高額身故保障,且保障期限夠長,(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覆蓋受保人終身。
我們分別來看~
1. 消費型定期壽險
這種產品在選定的時間期限內為受保人提供身故保障。所謂「消費型」,通俗來講就是如果保障期限截止時你仍然健在,你繳的保費就算白花出去了。目前市面上的定期壽險產品一般最長保到85周歲,有少數可以保到99或100周歲。不過即便是後者,仍然存在受保人活過最大保障年齡而導致所繳的保費「打水漂」的可能。
2.返還保額型定期壽險
這是一種新型的定期壽險。如果受保人在保障期限內去世,這種保單與傳統消費型定期壽險一樣,賠付原定的死亡賠償;如果受保人在保障期限截止時(通常是99周歲)仍然健在,保險公司還是會支付原定保額,作為「生存獎勵」。
3.終身壽險
顧名思義,這種產品提供終身的身故保障。與定期壽險不同,終身壽險保單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投資分紅,身故保額也會隨著分紅的累積而逐年增長。新加坡的終身壽險通常在受保人到達99周歲時到期,如果此時受保人依然健在,保險公司就會把此時累積的身故保額返還給客戶。
4.萬能險
許多人更熟悉它的英文名字Universal Life,簡稱UL。這種產品大多單筆繳費,其後提供終身保障。萬能險保單的期限比普通壽險更長,可以到受保人125周歲。如...果...受保人真的可以活到125周歲,保險公司將支付那時的保額。(萬能險產品較為複雜,不是本文討論重點,此處不加贅述。)
那麼,以上四種保單的性價比如何呢?
我們以一名40歲男性受保人為例,以新加坡保險市場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四種產品做一個橫向比較。此處假設受保人不吸菸,且身體健康,所購買的基本身故保額為100萬。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這麼幾個結論:
如果有能力支付單筆較大的保費,通常萬能險槓桿最高,也最划算。如果暫時經濟實力不允許,則可以考慮其他選項。
受保人實際壽命越長,消費型定期壽險的槓桿率越低。同時如前文所述,還存在受保人在保障到期後仍然健在,而導致保費「打水漂」的可能性。因此,筆者不建議使用消費型定期壽險作為財富傳承的工具。
相比之下,因其賠付的確定性,返還保額型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更適合用於財富傳承。兩者孰優孰劣取決於終身壽險保單能否獲得預期的分紅。雖然過去十年中大多數本地保險公司都能按照年化4.75%進行分紅,但未來的投資收益無法預測。因此該作何選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