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從至少半年前開始,適應「新常態」的論調就已經開始出現。
大家都知道「新常態」。
但對於新常態到底是個什麼場景、持續多長時間卻很模糊。 比如對我們來說,可能在未來半年到一年,恢復大型活動的同時還繼續戴口罩,就是一種新常態。
然鵝,前天新加坡三個部長聯名發文,他們眼中的新常態可能會讓你震驚。。。
新加坡新常態: 自我隔離、新冠患者在家康復
新加坡跨部門聯合抗疫小組三巨頭黃循財、顏金勇、王乙康聯名寫了一篇名為《跟新冠病毒共處,正常生活》的文章發表在本地英文媒體《海峽時報》。

文章是這麼開頭的:
「我們正在持續努力控制德爾塔變異病毒,鑒於它的高傳染性,病例可能很難清零。所以我們選擇一種更靈活的『圍欄策略』,隔離密切接觸者,平均每天數萬次檢測,力求將形成大規模感染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但是,自新冠大流行開始已經過去18個月了。我們的人都已經『疫情疲勞』,所有人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新冠疫情才結束?」
到底什麼時候結束?部長們在文內回答得很痛快:
「可能永遠不會消失。」
「新冠病毒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地方流行病。」

部長們舉了流感當例子,他們說,每年有很多人得流感,但大多數人不用住院就自己恢復了,或者只是藉助很少的藥物。
「只有少數如老人或有多種基礎病的人會病重甚至死亡。」
部長們繼續說:
「我們沒辦法根除新冠病毒,但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威脅性更小的疾病,就跟流感、手足口病或水痘一樣。」
「大家可以繼續生活。」

來源:biospectrum asia
怎麼樣繼續生活?部長們也提出了他們對真正「疫情新常態」的想法:
1)新冠患者可以在家康復
接種疫苗後多數人感染了只會表現出輕症。而到那時周圍人也接種過疫苗,傳播風險就很低。
2)發現新病例,也不用大規模追蹤跟隔離密接者
大家可以進行定期的自助新冠檢測,確診了就自我隔離。
3)不用再每天盯著病例感染人數,而是關注得病後的情況
例如,就像監測流感的方法一樣,當局只要關注結果:多少人病重進了重症監護室,多少人需要吸氧等。

來源:the star
4)逐步放寬安全措施規定
比如恢復國慶節、新年倒計時等大型活動。
5)重新開放旅遊
旅遊將會恢復,大家可以去那些同樣控制住了疫情的國家,新加坡會跟他們互認疫苗接種證書。接種過疫苗的旅客,可以在出發前自助檢測,結果陰性就免隔離。
上述就是部長們設想的新常態。

來源:reuters
但這個新常態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也沒有那麼容易達到。
想要做到以上5點,尤其是我們最關注的第4、5點,有幾個至關重要的前提:
疫苗接種、新冠檢測、新冠治療。
尤其是疫苗接種進程。新常態什麼時候開始,也許就取決於什麼時候新加坡做到通過疫苗群體免疫。
據當局的打算,7月初讓三分之二的新加坡居民至少接種1劑疫苗。到國慶節8月9日,讓至少三分之二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
所以,相當於疫苗就是打開新加坡新常態的金鑰匙。

來源:SCMP
預計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尤其是8月、9月以後,新加坡的生活面貌又跟現在有很大不同。
從目前當局的一系列動作來看,新加坡已經朝著新常態過渡,或者說做準備。
比如對外,逐步放鬆邊境政策,昨天還將高風險國家/地區入境新加坡的隔離期限減至14天。
疫苗接種證書,也是新常態的一個特徵。

來源:SCMP
新加坡現在正在跟不同國家、地區探討多種旅遊方式。比如澳洲、紐西蘭、香港、韓國的泡泡。
不管是新加坡還是海外,拿疫苗接種證書,檢測陰性就能免隔離旅遊。
而對於新加坡內部,今年已經推出一系列檢測工具,如一分鐘出結果的呼吸檢測儀,還有藥房裡在售的自助新冠檢測器。
就在剛剛,當局還宣布從下個月5日開始,本地每個家庭都可以免費領到一台血氧儀。

來源:8視界
血氧儀的用處是讓大家自己定時測量血氧指數,來檢測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尤其那些無症狀的新冠患者,表面看起來啥事沒有,但其實肺部已經嚴重缺氧。
而發放血氧儀這個操作,無疑也是新加坡正在向「新常態」過渡所做的一種準備。(有關領取血氧儀的內容複製到瀏覽器打開:https://stayprepared.sg/oximeter/)
種種跡象都正如部長們在《跟新冠病毒共處,正常生活》所表示,他們已有一個廣泛計劃。
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不久的將來真的要被當成類似流感的存在來看待、處理了。
不知道大家感受如何?
新加坡網友怎麼說?
以往說了很多次新常態。
但這次部長們聯名發文,說明是來真的。
只是,大家真的能接受將新冠病毒當成一種地方流行病,一種流感來處理嗎?

記得當時前任美國總統就是這麼個態度
把新冠當流感,難道不是歐美國家一開始的想法?所以在輾轉一年半,抗爭一年半以後,歐美做法反倒成了最大贏家?
有部分網友表示,接受無能。
「你沒看到美國因為德爾塔變異病毒,現在還面臨著大規模感染嗎?這是個什麼神仙想法。」

「所以這是意味著除非病例進了重症監護室,不然接下來我們將不知道有多少病例新增,而輸入型病例也能自由出入,那麼新變異病毒『德爾塔+』呢?」

「所以現在新冠已經被假設會永遠存在,那意味著我們要把合力追蹤永遠用下去?」

「看起來,當局好像放棄了。」

不過,也有網友贊成跟新冠共處的做法。 「同意,但得保證安全吧。公眾場合繼續戴口罩,特別是那些感到不舒服的人,這是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標準。」

「比起每日新增,我們將會更關注結果。。。所以很快,我們就要跟每日新增病例說拜拜了,我們已經受夠了,這種日子已經進行了18個月。希望到國慶日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接種完了。」

現在,新加坡正在朝著全面接種疫苗努力。只是近期每天都有社區病例,輸入型病例也沒有清零。
過去一周出現無關聯病例的情況甚至是呈上升趨勢

感染後需要吸氧、入住重症監護室的人也突然增多

新冠能當流感嗎?
如果只能當做流感處理,在當前這種環境下提出,真的是好時機嗎?
歐美已經開始進入「新常態」
摘口罩、歐洲杯、奧運會
要將新冠降級當流感處理的這個態度,並不是新加坡一意孤行。
去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官宣將新冠疫情定義為「大流行」,自那以後全球防疫。
但到了去年年底12月29日,世衛在進行年度最後一次媒體會議時說:
「未來新冠病毒可能變成一種地方性流行病毒。」


新冠病毒永遠不會消失
當時放出這話的世衛緊急項目負責人,大概也沒想到這個未來來的如此之快。
歐美的疫苗接種率高,首當其衝開啟「新常態」。
美國已經宣布,接種過疫苗的人不用再繼續戴口罩。義大利的夜總會已經重新開放,當地民眾出門也不用再戴口罩。
不僅如此,對於大型活動也異常寬容。
6月中旬的歐洲杯現場是這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