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擁擠、咆哮、興奮,場面跟疫情發生以前一模一樣。

現場至少6萬7000名觀眾。

另外,日本在當地群眾上萬人遊街呼籲以後,奧運會也照常進行。

然後就在這兩天,還曝出烏干達奧運代表團到日本後有2名成員確診。而東京的疫情,重新出現反彈。

從這些做法來看,各國當局似乎都有要跟新冠病毒共處的態度都決心。
事實上他們也這麼做了。
只是有些人還會懷疑,新冠病毒是真的永不消失的嗎?
跟新冠病毒共處,正常生活,這個態度會不會表得太早。這個態度,到底是跟病毒屈服,還是儘早止損的聰明做法?
咱們繼續來看。
歷史上那些大疾病 如西班牙流感、伊波拉怎麼結束的
有人說,新冠大流行跟百多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十分相像。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發。當時全球有5億人感染,平均致死率約2.5%到5%。
比一般的流感致命,一般流感致死率為0.1%。

現在對於西班牙流感的起源是這麼預測的,當時在流感爆發前2年左右,法、英兩國曾出現呼吸道疾病大流行。
當時25歲-35歲是易感人群,且死亡率很高。
到冬季時,因流感跟肺炎死亡的人數更多,尤其是美國,90%的知名城市據記錄死亡超10萬人。
整個西班牙流感也盛行了約18個月左右,總計死亡人數2000萬。

來源:BBC
到1920年春季,西班牙流感消失了。總結出這三個消失的關鍵:
1)西班牙流感潛伏期短、爆發強、致死快,可以很快分辨出是否染病,然後進行隔離,阻斷傳播
2)當時夏季臨近,溫度變高,傳播速度變慢。再加上一些防疫措施,進一步阻隔了流感傳播
3)當時的人已經適應、體內有抗體,尤其是痊癒的人
除了西班牙流感外,伊波拉病毒也很值得關注。
它就是一種沒有被徹底消滅的病毒。

伊波拉病毒的流行原因,也跟人類狩獵有關。因跟黑猩猩跟其他哺乳動物接觸而感染。
從1976年6月開始一直到去年2020年,伊波拉病毒一直處於局部、階段性爆髮狀態。
而受影響地區的當局都是採取隔離病人來控制疫情。但也奇怪的是,伊波拉來去沒有規律,屬於自己消失、間歇性出現的那種。

現在多數人傾向於這種解釋:伊波拉病毒太毒,而且致死率超過50%,宿主還沒來得及傳出去就病死了。
所以對於伊波拉,隔離是一個雖不治本,但治標的措施。
此外,到現在都沒有被消滅的病毒還有一種霍亂。
這種病毒主要靠供水跟污水處理系統傳播,只要水的供排處理好,霍亂就製得住。
所以也屬於小規模、特別區域爆發。

因為人類歷史上有著種種前車之鑑,所以後世的人才能從中總結經驗、想出解決辦法。
但,新冠疫情會如何,是不是適用從前的解決辦法。
這點我們還不知道。
只能說,目前新加坡打算跟新冠病毒共處,正常生活,也是一種嘗試性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