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一個四小時的自戀者(narcissist)工作坊,因為是小規模的活動,與講員有機會進行大量的互動,收穫頗多。
講員自己就是在Narcissist親密關係中存活下來的一員。他一上來就告訴我們他的第一段與自戀者的關係就長達三年,對方害得還在服兵役的他欠了銀行很多錢。之後又遇到一個自戀者,第二段親密關係持續了四年,也是對他各種剝削控制。
從兩段有毒的關係脫離出來之後,他做了大量有關自戀者的研究,並設計出一套干預方式來與那些深陷或是已經逃離,但還在療傷的來訪工作。
他會使用NLP和催眠的方式與來訪者工作,所以更偏向於教練(coach)而不是心理諮詢。
以下列舉幾個他提到的觀點:
DSM-6的修訂過程中,在考慮取消NPD(自戀型人格障礙)
原因不是自戀者不存在,但是以自戀者的尿性(錯都是別人的),是不可能主動找心理學家去尋求診斷的(參見特朗普)。
每個人都有愛自己的部分,但是自戀者的「自愛」會傷害到他人,TA們在傷害了別人後完全不會覺得愧疚(remorse)或是去反省。
自戀者和伴侶很難從伴侶諮詢中獲益。因為自戀者擅長操控他人,如果諮詢師/教練缺少識別自戀者的能力,伴侶諮詢可能讓受害人受到更大的傷害。
NPD有先天和後天的成分。後天形成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 童年創傷(比如說被虐待和忽視)
- 極度的不安全感(我很脆弱,所以需要通過不良適應方式來保護自己)
- 過分的,沒有原則的讚美(西方育兒中比較常見)
- 自我膨脹(比如說部分網紅的養成史——本來是個素人,一夜爆紅後對自我的認知產生了膨脹,逐步演變成自戀)
自戀者分成好幾種,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會對受害人帶來不同的傷害,所以了解不同的類型可以在諮詢室里為來訪者提供更好的支持。目前沒有一個統一的分類標準,所以有說八種的,六種的,甚至十二種的。這次的講員採用的是八種分類法,具體的區別我會在另一篇里寫。
與自戀者的親密關係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love bombing(直譯:愛的炸彈,意思是用大量的信息、禮物、邀請讓人進入親密關係,讓人覺得自己是特別的那個人),devaluation(貶低,打壓,挑剔等等),迷失自己(受害人在這段關係中逐漸被自戀者完全控制,忘記了自己是誰,自己的喜好等等)。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一般不會超過6個月。
來訪者可以選擇留在這段有毒的關係里,並且可以存活(survive),但是無法超越(thrive)。
在這種關係里,每天想辦法好好活著就很不容易了,哪裡還有精力去超越呢?
受害者在這段有毒的關係里,除了受到各種傷害,也會習得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說撒謊(不撒謊就會挨罵甚至挨打)。
自戀者家庭出來的孩子有三類:golden child(將自己的自戀投射到孩子身上,很大可能再造一個自戀者出來);替罪羊(承受所有挑剔、責備、批評的對象);邊緣人(被忽視)。
一段與自戀者的親密關係,可以從內至外的摧毀我們,就像配圖裡說到的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