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圖:iStock)
全球關稅戰將衝擊我國經濟增長。人民行動黨說,要應對眼前挑戰,執政團隊就必須要對新加坡賴以生存和繁榮的基本條件了如指掌。而行動黨一直都在未雨綢繆,為國家的未來鋪路。
工人黨則說,國會必須有更多元的聲音,但工人黨的目的並非是取代政府,並強調,會同政府合作,攜手推進政策。
5個政黨代表在《新加坡大選2025:政黨論政》中文節目上,針對大選期間的熱門課題和各黨提出的主張,接受時事評論員林義明的提問。
其中,被問及會如何應對全球地緣政治和關稅挑戰時,人民行動黨的沈穎說,我國必須保持優良的國內投資環境,並在外交和貿易上尋求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這是行動黨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做的。
「為什麼我們可以和這麼多國家保持很好的合作關係?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的根本利益和很多這些國家的根本利益,符合的程度是很高的,相牴觸的程度是很低的。新加坡的領導團隊如果能夠很有底氣、很有信心,而且很有見地的同世界各國的合作夥伴對話、合作、交流,那麼這就表示在這個日益複雜的國際舞台上,我們還能夠占有一席之地,而且還可以發揮正能量。」
針對要如何在國會推進所建議的政策,工人黨的蔣佩姍說,首先國會必須要有更多元的聲音。
「工人黨在這一次的大選當中,我們其實倡導的是希望把更多的工人黨的候選人選入國會,可以推出更多理性,然後發聲,對相關的政策做出建議,而不是說想要成為政府。希望可以同人民行動黨的政府合作,攜手推進一些政策。」
人民改革聯盟的方愛民建議,應該把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全由新加坡人負責,讓新加坡人決定我國需要和取用哪些外來人才。
新加坡前進黨的潘群勤說,行動黨認為前進黨提出的政策不適合新加坡,不代表前進黨必須接受。只要是對人民有益,國家能夠負擔的,前進黨就會堅持立場。
紅點同心黨的馮行全則再次呼籲政府,通過「公民花紅」把國家財政盈餘發放給國人,以協助他們應對工作、就業和穩定收入等方面的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