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哇街、打鐵街、月眠藝術中心——來這裡感受一下新加坡最濃厚的藝術氣息

2021年07月13日   •   2萬次閱讀

島國的藝術工作者常以新視角進行創意工作,走訪阿里哇與月眠藝術中心,到藝術工作者常遊蕩的地方,想像他們的日常生活,循著他們的腳步體驗島國風情,感受在地游的另一番滋味。

阿里哇藝術中心的壁畫風格透露藝術家的個性。

有一說法:從行人走路的方式,便可分辨誰是遊客,誰是當地人。時刻望著上方四周的,必然是遊客;不時直視前方或低頭走路的,必然是居民。

有了這分意識,我都選擇在行走時四目張望,只為了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尋獲旅遊的感受。

轉換視角,熟悉的風景便有了值得一遍又一遍漫遊的理由。島國的藝術工作者們正是常以新視角進行創意工作的人們,於是走訪藝術中心,到他們常常遊蕩的地方,想像這群人的日常生活,循著他們的腳步體驗島國風情,感受在地游的另一番滋味。

阿里哇藝術中心:穿梭時光之旅

游訪阿里哇街,必然會注意到藝術中心側牆的那一幅高高大大的壁畫。阿里哇藝術中心(Aliwal Arts Centre)不算太大,三層樓的建築物,花上15分鐘就可以走完。在沒有藝術演出的日子裡,整座建築物透著一股靜謐和安詳。

樓梯角自成一格的藝術裝置教人驚嘆。

這裡的好風景,只屬於在中心內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們吧,例如某條走廊的一排美麗花草,透過玻璃窗倒映在地上的午後日光,藝術工作者們在走廊相遇噓寒問暖的身影,在工作時聽見蘇丹回教堂傳來的誦經聲……

作為遊客,未必要進入中心遊覽,只因阿里哇街,乃至整個甘榜格南,處處都有獨特迷人的景色,並且好些都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如小巷、天台、牆角。

阿里哇藝術中心小巷內充滿驚喜。

阿里哇藝術中心的前身是學校,如今外牆上仍保留著刻上的「崇正學校」及「崇本女校」字樣。當年崇本女校和崇正學校比鄰,崇正學校(最初的命名是養正學堂)的發起人之一便是陳楚楠先生。兩所學校共用的禮堂由胡文虎先生於1938年捐贈,學校的經營也依賴順天宮的香油錢捐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今在藝術中心外徘徊,懷想當年莘莘學子在窗前學習的樣子,更添一番滋味。

當年崇本女校和崇正學校公用的禮堂1938年由胡文虎捐贈。

穿遊街巷之旅

在建築外徘徊的方法,首先是繞到中心左側的大牆下欣賞「愛塗鴉的潑猴」(ANTZ)的大型壁畫作品。中心後面也有壁畫可看,要是機緣巧合,你或許可以看到某個畫家拿著噴漆作畫的身姿。在高高的壁畫下,自己仿佛也成了畫的一部分,更必須拍照打卡,否則便對不起畫作了。尤其是塗鴉創作,與歷史悠久的阿里哇街相比,短促如朝露,下次再來也許便見不著。

沿著阿里哇街行走,若注意小巷風光,便會撞見島國難得一見的街邊理髮師。簡樸的小攤位,用防水布搭起來的屋檐,散發著古早味的理髮椅,潔白且一塵不染的明鏡,讓人踏入時光隧道。乾淨而整潔的尋常巷陌凝固了一個時代,委實不可思議。

藝術中心對面是蘇丹門(Sultan Gate,打鐵街),那一塊小小的地方有一處「Sultan Arts Village」(蘇丹藝術村),裡頭有好幾間工作室。信步走入,也有壁畫可看可拍,工作室外擺放著的作品都是手把手製作出來的,手工精緻,毫不含糊。

在蘇丹藝術村外歇腳的遊客。

附近便是馬來傳統文化館,在1820年,那可是馬來蘇丹的王宮。本地劇團戲劇盒曾在文化館上演《水·土:二部曲》,講述200餘年前馬來原住民與實里達人在英國殖民者上岸之後所面臨的困境。撫今追昔,遙想當年的政治紛爭,風流人物;而如今的文化館、藝術村,處處透著古樸平靜的氣氛,叫人感慨。

阿里哇藝術中心外草坪上的大鞦韆也是藝術品。

附近綠草地上有個鞦韆,大得能夠讓兩三人站在上面盪。據說幾十年前這裡附近也有鞦韆,孩子們會在上學途中盪鞦韆。時光總是以不同的形式循環往復。

穿行人群之旅

甘榜格南最好逛的街當然是哈芝巷。那裡有更多壁畫,每間店屋的門面也各有特色;到了夜晚,籠罩在燈光下的哈芝巷更是讓人如入夢境。再加上各種音樂在巷內蕩漾,有時又可見到兩三人在街上傾情演奏,或是忘情跳舞,讓人輕易就願意流連幾個小時。到訪哈芝巷的人們往往散發獨特氣質,他們的穿著看似隨性,卻在隨意中顯露個性。

夜色下的哈芝巷,散發另一種迷人氣息。

於是哈芝巷最好「觀人」(people-watch),總能夠看出行人們的性格、年齡、價值觀、甚至想法。有一種旅遊,便是在他人身上發現自己。這也是旅遊最吸引人之處,叫人不由自主無法自拔地渴望啟程,上路。

從阿里哇藝術中心啟程,一路探索,聽著偶爾傳來的家禽啼聲,看著懶洋洋的貓,不急不躁的行人,悠悠創作的藝術工作者……甘榜格南是時光的代名詞,想必10年後,這裡又會一樣,又會不一樣。

月眠藝術中心:體驗沿途好風光

到月眠藝術中心(Goodman Arts Centre)更應該徒步,增添觀賞風景之樂。

依偎在芽籠河旁的月眠藝術中心。

月眠藝術中心內,學生再充滿藝術氛圍的環境創作。

從蒙巴登地鐵站出來,便是昔日的達哥打組屋所在。如今組屋拆盡,只有一處小公園依然寧靜安詳。公園小得沒什麼好聽名字,就叫做「蒙巴登路開放空間」,直接了當,樸實無華,也是讓路人憩息,讓鴿子在草地上攤開翅膀曬太陽的好地方。穿過小公園,看到在草叢間飛舞的蝴蝶,心裡自然恬靜起來。

再往前走,就會邂逅長長的芽籠河,也許會見到在河岸垂釣的人們。月眠藝術中心已近在咫尺,放眼望去,只見河水延綿,自有一番魅力,於是你可以選擇轉個彎,循著公園連道,沿著河水行走,好好欣賞日光下(或月光下)河面的波光粼粼,或是偶爾浮出水面探頭探腦的烏龜。

月眠藝術中心內的小花園適合一家大小遊玩。

月眠藝術中心座落在這樣好花好草、好水好空氣的地方,難怪有一番靈氣……但說不定是中心的藝術氣息不經意地溢出,感染了周邊景物,叫人難忘。 要是不想沿著河岸行走,也可順著窄窄的道路走到月眠藝術中心的前門,一邊沿著藝術中心的外牆前行,一邊任心猜度迎面而來的路人們是舞者、畫家、還是雕刻家?

不期而遇的藝術品

月眠藝術中心裡頭有藝術工作室、表演場地,藝術工作者們也為公眾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表演、親子活動、工作坊、藝術課程等。藝術中心內的建築物以英文字母個別標示。J座和M座之間的The Good Garden 種植空間,是親子互動的好去處,看藝術工作者們如何創意改造物件,運用巧思巧手滋養綠意生態,用磚頭圍繞成種植的小園區;把小推車改造成蠕蟲堆肥的方便空間……保育的其中一項重要理念是物盡其用,讓藝術工作者們為保育發揮創意絕對是人盡其用。

穿過停車場,再穿過E座、D座,繼續行走至B座,一路可發現藝術中心各角落的雕刻。這些作品分散各處,總是讓你有一種「為什麼這麼擺放,是有特別的意義嗎」的有趣疑慮。

假如你在D座外發現幾個大型的八哥雕塑,旁邊有幾隻小八哥在蹦跳覓食,或許會分不清是藝術模仿生活,還是大自然賦予藝術生命力。還有一件製作精美的雕刻,竟然和隨意堆疊的椅子擺放在一起,會讓你另眼相看,把椅子也看作藝術品了。轉個彎,在不起眼的角落有精美的雕刻和塑料袋、梯子等擺放在一起,偏偏又彰顯出和諧的美感,讓你嘖嘖稱奇。爬上B座最高處,幾輛手推車並排在一起,竟然和一旁柱子的顏色,樓梯欄杆的線條,相互襯托出和諧感。在樓梯角,停泊的腳踏車,分明久沒人用,分明是隨手停靠,但你偏偏覺得那腳踏車怎麼會傾斜得如此動人,如此有美感?

月眠藝術中心隨處可見的雕像。

眼睛就是畫框

藝術工作者們結合「藝術」和「生活」,讓你漸漸覺得整座月眠藝術中心就是一個極大的藝術作品。漸漸的你也會受影響,你會欣賞牆上的壁畫,也會欣賞傾瀉在牆上的陽光;你會欣賞雕刻作品,也會欣賞堆積在排練室外的一排水桶所呈現出的形狀。

M座有舞蹈排練室、黑箱劇場,走廊外便是一塊大草地,適合小孩在那裡奔跑跳躍,更是觀賞日落的好去處。你可席地而坐,看著被夕陽染紅的天色與翠綠草地,還有行人天橋與路邊川流不息的車輛,相映成一片絕佳風景。

在新加坡欣賞夕陽的地方很多,但在月眠藝術中心夕陽顯得不太一樣,只因為你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在日常事物中發現「藝術」的趣味。正是這分類似童心的賞玩能力,讓一代一代的藝術工作者們對藝術樂此不疲,廢寢忘食,渾然忘我。

走出月眠藝術中心,不自覺地帶走中心的一部分,看見組屋建築的線條如何重疊成有趣的圖案,看見路旁的欄干在街燈下倒映出幽幽的感受。你於是發現,這趟藝術中心之旅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文/攝影:梁海彬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