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形勢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中產加入移民大軍,新加坡在中國移民視野中逐漸展露頭角。環境優美、氣候適宜、治安良好,作為亞洲最宜居城市,新加坡成為很多移民者追捧的目標。
很多富豪、明星舉家遷居新加坡,宜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新加坡卓著的教育成果!在大量的移民者中,子女教育在移民訴求中佔有很大比重。
李光耀曾說:「教育是確保下一代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元素。」對新加坡人來說,不論種族、宗教或語言,讓有天賦才能的年輕一代接受最好的教育,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是新加坡政府和領導人以及每個家庭的期待。因此,政府每年在教育上有大量的投入,精心設計最適合的教育體系,以培養精英為目標,時至今日,新加坡的教育已獲得世界的廣泛認可,也深受眾多家長青睞。
新加坡的教育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背景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居安思危的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國民,都非常具有憂患意識。舉國上下都很清楚,作為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要保持新加坡長期健康快速發展,唯有不斷提高公民的素質水平,建設人才型社會,教育才是新加坡發展的核心。每一個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提升自己,尊重他人、和諧共處,國家應該為每一位公民提供展示個人才能的空間。這種危機感、這種憂患意識已經根植於每位新加坡公民的心中,並將其轉化為不懈奮鬥的動力。
而且,新加坡的教育資源競爭壓力極大。對公民而言,新加坡僅有5所大學,每個在新加坡讀書的學生都很清楚,同級之中只有25%的人有機會上大學。嚴格控制的升學比例,從上至下層層壓迫每位學生,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每一位學生都很清楚,只有更努力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脫穎未出。強大的壓力和與生俱來的憂患感相互碾壓,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也更出眾。

千萬不要以為新加坡競爭壓力如此重,倒還不如在國內讀書的好?其實相對來講,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性價比要高的多。
首先,國內的教育環境不好。而且與新加坡相比,在國內想通過應試競爭頂級名校的錄取名額,難度實在太大。每年高考考生幾百萬,清華北大錄取數才幾千,平均錄取率不到千分之一,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為孩子選擇海外留學也就可以理解了。
雙 語 教 育
李光耀在執政五十年期間投注大量心力,制定和實施雙語政策,把新加坡從一個語言複雜的前英國殖民地打造成一個多數人都通曉英文,同時懂得自己母語的團結國家,從而造就了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好形勢。李光耀自豪地將雙語政策稱為「建國基石之一」。
所有新加坡的學生除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外,第二語言成為必修課,必須修讀所屬族群的母語課程。以華人學生來說,在基礎教育階段,將修讀十年到十二年的華語課程。新加坡雙語教育的實踐證明,越早開始實施雙語教育,未來對語言的掌握就越可能更為精通。即便第二語言缺乏家庭環境、屬於非母語源流,也能夠成功地實施廣泛的教育,並最終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而且,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兼顧精英化與普及化。多年來的語言教育實踐卻證明,不可能對所有學生實行劃一的標準,同一代的學生之中,存在水平的差異是現實,不應人為地強制劃一,而應區別對待,在確保一定水準的基礎之上,靈活實施政策。
國內雖然也實行雙語教學,但就歷史因素和目前的國情來看,中國離實現雙語教育還有很大差距。新加坡雖然雙語也分主次,但總體來說兩種語言教學力度相當,應用環境也均等,真正能實現左右手式同步發展。但國內目前所謂的雙語教學,流於形式,第二語言大多用於應試,而完全脫離生活、工作,可以說是環境限制了中國的雙語教育。
分 流 制 度
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的教育特色之一,即通過分流考試,根據學生的成績,將孩子分為不同的班級,學習難度不同的知識,以此來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新加坡的小學學制是6年,小學四年級結束時,學生首次通過考試分流,按照考試成績把學生分成特別優秀的、一般的和較差的三部分,三部分小學生進入不同的班級學習,三部分比例依次是15%,75%和10%;第二次分流是小學六年畢業時通過統一考試,也把學生分成三部分,成績特別好的10%進入特選班,成績良好的50%進入快捷班,餘下的40%進入普通班。第三次分流發生在中學畢業,學生通過劍橋O水準考試,形成第三次分流,最好的30%進入初級學院和大學預科(相當於我們的高中),它主要為高等院校輸送人才;接著的50%進入相當我國大中專的理工學院,餘下的20%進入相當於我國職業高中的工藝教育學院。

分流的制度雖然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不小的壓力,卻讓大部分新加坡人能夠接受,因為這種分流制度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也符合學生和社會的發展和需求。
這種層層分流制度的本質其實是教育資源的搶奪戰,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層層教育分流中,擁有新加坡身份的學生,可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而國際生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還需要一些運氣才可以。比如在小學入學的時候,新加坡公民和PR可以優先報名,國際生卻只能在最後階段參與抽籤;而且最近新加坡大學在逐漸收緊國際生配額,同樣的分數本地人可以輕鬆錄取,國際生就未必,當你拼了命為了A level考試提高一個等級的時候,別人單單靠著PR的身份就能輕鬆贏在起跑線。
素 質 教 育
新加坡中小學基礎教育之所以享有盛譽,倍受家長歡迎,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真正將「素質教育」了落到實處,不走極端。學校在學術課程之外,致力於教會孩子們感受生活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正確導向的價值觀。

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新加坡政府推行了大量的包括應用型學習計劃在內的項目,支撐孩子們走出課堂,獨立成長。不僅如此,老師和學校也在不斷地摸索,尋找可以使孩子們更好成長的最優解。老師鼓勵學生們探索這些感官體驗,並儘可能多地提出關於這些實際存在的事物的問題,將書本上學到的關於這個事物的知識聯繫到實際中來。

而且,新加坡的師資力量大多來自於西方國家,教學方式也更加跳脫,更主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趣味革新、多元發展。這種素質教育是國內那些形而上的夏令營、活動小組無法相提並論的。
教 育 安 全
新加坡備受家長青睞,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安全,尤其是教育安全。
新加坡法律嚴明且執行嚴格,犯罪率極低,新加坡的安全教育在全球都是屈指可數的,而且學生從小就接受各種安全教育,從娃娃抓起,大部分的幼兒園、小學都會組織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參加交通、意外等安全意識課程,並學會安全自救與防護意識。

所以,在各大國相繼爆出學校暴力、意外、虐童等事件的時候,新加坡卻始終是教育天堂,家長可以完全放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在新加坡接受教育,不僅提升迅速、效果顯著,而且成績受世界認可。在新加坡,高中兩年後需要申請劍橋A水準考試,而這個考試是由劍橋的老師批改的。如果打算申請歐美學校,到其他國家發展,那麼這個A水準的成績將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