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還記得,4月30日,一名年僅19歲的全職國民服役Lee Han Xuan Dave在軍訓時因中暑不幸身亡的事件?
當時他才剛入役幾個月….

事發後,一名匿名網民在臉書上發文,揭露了Lee當時中暑的情形:

他聲稱自己是守衛部隊的一名軍人。接著說,Lee中暑之時並沒有得到即時的醫療照顧,而這都是因為指揮官的疏忽。

就在8月6日,國防部長黃永宏在國會上證實了這名網民所說的都是真的!
據了解,在8公里步操活動的前一天,他們進行了兩相體能訓練。其中一項是早上6:30進行的戰鬥循環訓練,另一項則是在下午3:30進行的跑步訓練。
跑步過程中,Lee先是以比原定要求快10秒的速度完成了前3圈,隨後才按自己的速度完成了剩下的3圈。但完成一圈後也僅僅休息了1分鐘,比規定時間還少了45秒。
然而到了晚上,指揮官卻逼迫他們進行了30分鐘的激烈運動,違反了陸軍訓練安全法規(TSR)和紀律規定。
這30分鐘的激烈運動是指揮官在未經允許下進行的。因為軍隊缺乏團隊精神,睡覺時用手機,所以指揮官決定用這種方法懲罰他們。
懲罰在大約晚上9:45進行,包括:短跑、豹爬行、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指揮官還往他們身上潑水,還必須跪下背誦守衛信條。
待他們回到鋪位就寢時已經10點半,違反了在進行步操活動前必須取得7小時睡眠的安全規定。

結果4月18日,Lee在進行了8公里步操活動後因中暑暈倒,送往樟宜綜合醫院,兩個星期後不治身亡。
對此,黃永宏部長在國會上表示,在這起悲劇當中,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確存在失誤和違規操作!
在這真的只是個例嗎?
其實,雖然熱傷事件從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的33起減少至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20起,但是中暑案例從2015/2016年的0起增加至2017/2018年的5起。
對此,新加坡武裝部隊(SAF)已採取措施改善熱損傷管理,包括:
手臂浸水式降溫措施(Arm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手臂浸水式降溫措施是一種預防措施,受訓軍人在休息期間可將手臂侵入冰水中15至30秒,有效地降低體溫。
自2015年以來,這種預防措施已被基本軍事訓練中心、見習軍官學校和見習專業軍士學校採納了。而從8月起,這種做法將在進行12公里或更長的步操活動時實施。原因是因為這類步操活動要求受訓軍人進行高強度訓練。
冷卻墊(Purpose-built Cooling Pads)
這些冷卻墊將取代目前使用的六個冰袋或裝滿冰的塑料袋,以讓熱損傷者降溫。
冷卻墊的降溫速度較快,每分鐘能降0.12攝氏度,比冰袋多0.09攝氏度。
冷卻墊也可以貼在身上,不輕易掉落。雖然冷卻墊自2015年以來一直在海外培訓期間使用,但它們將從本月開始分階段推廣到新加坡武裝部隊。
德光島基本軍事訓練中心的醫務人員將會是第一群使用冷卻墊的人。
撤離程序和其他新措施

在新議定的程序下,所有指揮官和醫務人員將讓每個無法回答有關時間、地點和身份等簡單問題的受訓軍人撤離。
指揮官的年度培訓安全法規測試也將包括熱損傷管理訓練。
另外,新加坡武裝部隊也將鼓勵受訓軍人通過撥打熱線舉報任何未經過允許而進行的活動。這一熱線在2011年就已成立。
其他建議
新加坡武裝部隊也將考慮添置更新更有效的降溫設備,例如用冷水浸入式降溫和冷卻衣取代目前部隊使用的身體冷卻設備(Body Cooling Unit)。
只是,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