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店也開到中國
印尼,菲律賓等地超過30間
一個本地品牌走出國門
背後強而有力的推手
就是新加坡政府

台灣網友怎麼說?
台灣媒體這麼捧
感覺新加坡有點不好意思了
那麼,台灣網友怎麼說?
會不會酸葡萄或者不買帳呢
那還真沒有!
大家紛紛表示「還蠻羨慕的」







香港網友:有房住就很滿足了HOUSE
台灣地區網友的焦慮來自於
這幾年龜速發展的經濟
香港地區發展不錯
現在依舊雄踞亞洲金融中心之位
但是,香港網友有個痛點
那就是住房現狀

和新加坡房屋打開窗子
看到一片蔥鬱不同

香港的房屋時常
打開窗戶看到的
仍然是一扇窗

都是巴掌大地方
新加坡怎麼做到的?
香港媒體也想知道
於是一個團隊派下來
和台媒一樣拍了專題節目
主題就是:
為啥新加坡人人有大房住?!

久居新加坡的香港小妹
表示在新加坡
人人屋子大過千尺!
總之大家對於新加坡
房子的評價
就是又大又便宜






香港的面積
比新加坡大 將近4倍
香港人均居住面積
卻比新加坡 少了一半





總結來說
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01
目標明確
新加坡在建國初期
是沒有為公共住宅定下
明確的數量目標
但是卻有一個明確的目的
就是讓每一個人都有房子住
「在新加坡不可能找得到沒有房子住的人
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
沒有
如果說人民買不起私人房子
而我們的立場是
那我們就提供多一些公共住宅
直到每一個人民都有房子住」

圖源:《城規三部曲》
02
注重科學卻以人為本
專門研究新加坡房子的香港學者
就表示新加坡重科學
總是尋找最適當的做法
而且,不斷的審核
不停的改良
反饋,修正,進步!
「以人為本非常令人感動」

其實,從細節看整體
在新加坡有個老梗就是
如果居民區里大家為了走捷徑
把土路走成了小路
政府就會把小路鋪成真正的路

03
長遠規劃
首先,新加坡的發展藍圖
是多層次規劃體系
5-10年一展望
5年一修訂,50年一規劃
人口規模,目標願景
城市布局都包括

跟短期規劃不同
新加坡政府做的是宏觀規劃
也就是未來的新加坡什麼樣?
接下來,就是去高效實現
新加坡過去的成功經驗
變成了軟實力輸出全球
與此同時,設計者們
現在已經在構想
新加坡下一個百年了

香港網友怎麼說?
對於住房這件事
香港網友紛紛表示
認證新加坡這方面的成功










看了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節目
還有網友的評論
突然覺得我們在新加坡
應該珍惜眼下的幸福
最後,用台灣網友的一句話
作為整篇的結束吧
「別在做些有的沒的了
像新加坡一樣
掙錢吃飯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