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人口及人才署周二(9月24日)發布的《2024年人口簡報》,截至今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已達約604萬人。
新加坡公民人數達364萬人,增加0.7%;永久居民(PR)人數為54萬4900人,增加1.2%。非居民人口則增加5%,達186萬人。

總人口突破600萬
這是新加坡人口第一次突破600萬人,和去年同期的592萬相比增加12萬人,增幅約2%,不及前兩年的水平。2022及2023年,新加坡的人口都有5%的增長。
非居民人口增長顯著,從去年6月的177萬人,增至今年6月的186萬人。他們當中的2/3是勞工,其餘1/3主要是外籍幫傭、家屬和學生。報告也指出,工作準證持有者和外籍幫傭主要從事看護以及本地居民不太願意從事的建築工作。

這186萬非居民所持有的證件分布如下:
23% 持建築業、海事造船業和製造業工作準證 (Work Permit)
21% 持其他行業工作準證 (Work Permit)
16% 持長期居留證和直系親屬證 (DP,LTVP)
15% 是家庭幫傭 (Work Permit)
11% 持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10% 持S准證 (S Pass)
5% 持學生證 (Student Pass)
和5年前相比,新加坡的非居民人數增加了22萬人。
新移民增長保持穩定
去年一共有2萬3472人獲得新加坡公民權,3萬4491人獲永久居留權。
過去5年,平均每年有2萬2400人取得新加坡公民權,3萬2600人獲永久居留權,這個數字與2014年至2019年,年均2萬1600人獲公民權,3萬1100獲永久居留權相比相差不大,也體現了新加坡移民政策的穩定性。
新加坡面對人口老化問題
新加坡總人口在2010年6月突破500萬,來到508萬人,用了14年的時間把總人口從500萬增加到600萬。
在人口增加的同時,新加坡其實也在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65歲及以上公民的占比從10年前的12.4%,上升到今年的19.9%。
當局估計,到了2030年,每四個公民當中,就有一人是65歲及以上。80歲及以上的公民,也從10年前的8萬5000人,大幅增到14萬2000人,漲幅高達65%。
公民生育率創歷史新低
比人口老化更令人擔憂的是,新加坡的出生生率持續下降,去年的公民新生兒只有2萬8877個,比前年的3萬多人減少5.1%。居民整體生育率,從2022年的1.04,跌至去年0.97的歷史新低。
造成生育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受到之前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動盪讓夫妻不願多生育,以及讓一些人延後結婚,都是促成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過去五年註冊結婚的公民平均每年達到2萬2800對,比2014到1029年平均每年2萬4000對少。首次結婚的本地男性和女性的年齡中位數分別是30.7歲和29歲。
報告也指出,跨國婚姻占公民婚姻的36%,外籍新娘的年齡和學歷都比過去10年高。
新加坡在2013年曾公布人口白皮書,預測到了2030年,全國人口可能會達到690萬人。不過,按照目前的出生率和公民增長比率,估計在2030年,新加坡的總人口大約會維持在640萬人左右。
CY丨編輯
CH丨編審
網絡資料整理丨來源
網絡資料整理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