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加坡學區房真相!學區房如何影響小學入取率?

在新加坡,小學一年級註冊會根據不同要求劃分為7個階段,公民優先。1 – 2C Supplementary 的6個階段都是負責公民與永久居民(PR)的申請的。外籍學生需要通過階段3 的流程申請。
對於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當某所學校在當前階段的報名人數超過剩下的學額時,教育部會根據住址與學校距離分組進行抽籤,決定是否獲得學額。由此便誕生了新加坡的學區房。但此學區房非中國的學區房,它們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在新加坡註冊小學時,每個報名生的住址將會被分為三組:一公里內;一到兩公里和兩公里外。每個分組內的機會是平等的,也就是說學校隔壁的房產和離學校900米的房產獲得學額的幾率是一樣的。具體距離劃分是可以通過ONEMAP的網頁查詢

通過ONEMAP我們就會發現,和國內不同的是,即使在同一小區內,也會出現有些樓是紅色的,有些樓藍色的,所以買房的時候最好確認清楚。
優先級參照以一下的排序:
1)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一公里內的新加坡公民
2)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一公里到二公里內的新加坡公民
3)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二公里外的新加坡公民
4)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一公里內的新加坡永久居民 (PR)
5)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一公里到二公里內的新加坡永久居民 (PR)
6) 住址距離所選學校二公里外的新加坡永久居民 (PR)
如果需要抽籤,則從距離最斤的一組開始。舉個例子,如果您所選的學校A在這一階段還剩30個學額,而報名的人數總共有50人,其中有25個住在離學校一公里內,有15個住在離學校一到兩公里內,還有10個住在離學校兩公里外。那麼那些住在距離學校一公里內的25個孩子獲得學額,而住在離學校一到兩公里的15人需要抽籤競爭那剩餘的5個位置,另外那10個住在距離學校兩公里外的孩子則沒有機會在這一階段在這所A學校註冊。同樣,如果所選學校A在這一階段只有20個學額,那麼,只有住在一公里內的那25個孩子可以進行抽籤,其餘25人則自動喪失機會。所以,對於一些熱門學校來講,只有住在一公里內才能保證獲得抽籤機會。因此,實際上只有那些距離學校一公里內房子,才稱得上真正的學區房。
重點信息!
新加坡的學區房指的不一定是自有房。新加坡是沒有戶口制度的,申請學校的地址為父母IC上的地址。IC 上的地址是現居地址,也就是說,租的房子地址也可以是 IC 地址,用來報讀學校。只是需要在向政府提供報名住址以後,在同一地點住滿30個月。
總結
在新加坡,如果想要購買學區房,最佳的選擇就是距離學校一公里內的房產。如果是為了自己孩子未來的教育做打算,那這個選擇會讓他們小學入取的機率最大化。如果是為了投資,這距離內的房產也將最搶手,租金回報也相對可以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