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衝擊下,新加坡須確保教育制度繼續促進社會平等,因此,政府將投入更多資源支持較弱勢背景的學生提升向上!
新加坡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8月14日走訪新加坡士林中學(Marsiling Secondary)時指出,政府支持每名孩子發揮所長,特別是協助弱勢背景學生一向是新加坡教育部的工作重點,目前新冠疫情在新加坡肆虐,這些支持愈顯重要。更多家庭可能面對經濟壓力,新加坡須確保所有學生獲得應有的支援,不落在後頭。新加坡教育部會繼續為有較多弱勢背景學生的學校,以及特需學校投入更多資源來開展廣泛項目。
過去兩周走訪三所學校的黃循財也反映,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都關注疫情對接下來學校活動與考試等的影響。他指出,疫情會持續多久是未知數,可能是一年或更長,新加坡教育部會探討應做的調整,在保障師生安全的同時,不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上述文字中,我們可以就看出新加坡政府對教育的重視,新加坡的教育經費支出費用在各項經費中常年居於第二位,僅次於國防開支。多年來,新加坡教育投資占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的23%左右。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新加坡政府還實施了很多教育政策:
設立「兒童培育戶頭」
新加坡教育部、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連同人民協會及新加坡印度人發展協會,鼓勵家長為2016年到2018年之間出生、而且擁有新加坡公民身份的孩子設立「兒童培育戶頭」。可以讓780多名孩子受惠。
戶頭設立後,政府將發放3000新元的兒童培育戶頭起步津貼。在這之後,任何存入戶頭的款項,新加坡政府會以一新元對一新元的方式匯入同等金額。這筆款項可用來抵消孩子的學前教育或是醫藥費用。
投入5200萬新元在教育經濟援助計劃
此前,在2月18日公布的新加坡2020年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表示將加強對低收入家庭的援助,為新加坡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教育。
為此,新加坡政府每年將投入多900萬新元,達到5200萬新元在教育經濟援助計劃。新加坡政府也會增加對所有學生的交通津貼,以及中學生的學校餐費補助。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EduSave)
新加坡教育儲蓄計劃讓所有新加坡小孩都能獲得充分的教育機會。在該計劃下,學校和學生都將獲得津貼,支付深廣課程或購買學習所須的額外用品的費用。學術成績和其他方面表現良好,或是學業進步顯著的學生,也會獲得獎勵。
年齡介於7-16歲的新加坡公民,或在新加坡教育部資助的中小學就讀的學生,每年都會在教育儲蓄帳戶收到津貼。獲得津貼的孩子可以用於支付學校所辦的深廣課程(Enrichment Programme)以及政府或政府輔助學校的附加雜費。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Edusave Award)
新加坡教育儲蓄獎是為了獎勵在學術和非學術領域表現優異的學生,並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果孩子是新加坡公民,並在以下領域表現良好,便有機會獲頒教育儲蓄獎:
教育儲蓄品德獎:獎勵具有模範生素質、品行良好的優秀學生,小一至小三數額為200新元,小四至小六數額為350新元;
教育儲蓄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品行良好的學生,小五和小六的金額為350新元;
教育儲蓄活動成就獎:獎勵熱心服務社區與學校,非學術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小四至小六金額為250新元;
教育儲蓄優異助學金:獎勵學習成績優異,家庭收入不超過6000新元的學生,小一至小三數額為200新元,小四至小六數額為250新元。
新加坡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MOE FAS)
新加坡教育部推出經濟援助計劃是要確保每名孩子,不論其家庭背景如何,都有機會接受教育。該計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課本、校服、交通津貼,並豁免繳付學費和標準雜費。在教育部經濟援助計劃(FAS)下,小學生也會獲得餐費補貼。此外,校方可酌情使用學校基金,提供援助(如餐券)。
申請資格:家庭每月總收入不超過2500新元,每月人均收入不超過625新元。
享受補貼:雜費、課本費、校服全部免費,膳食補貼一周七餐,乘坐校車的學生每年可想50%的車資津貼,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學生每年可獲得120新元的補貼。每戶家庭人口包括學生、學生父母、未婚兄弟姐妹,以及祖父母。

新加坡進取基金(Opportunity Fund)
除了推出經濟援助計劃外,新加坡教育部還設立了進取基金,為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家境不寬裕的新加坡學生提供參加深廣學習和其他增益輔助活動的機會。
而在2019年,新加坡教育部就調高了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進取基金的撥款額,並取消家庭月入上限,以讓更多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從中受惠,出國開拓視野。
貧富懸殊固然會帶來教育不平等問題,新加坡政府能做的是在經濟上扶持底層的學生,儘量扶持有需要者,幫他們實現潛能。保底是新加坡的教育網兜,新加坡對於國民教育一向很重視,這是眾所周知的,對於家境困難的學生,也會進行學費補助,名目眾多並且金額不小。
每個孩子起跑點都不同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能確保他們都能順利完成這場賽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