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頭熾熱的陽光荼毒,小販中心內卻有消暑的chendol,文頭雪,紅毛榴槤冰,西米露等,清爽沁涼的好滋味匙匙入口,心頭一甜更捲起了陣陣的幸福感。

小憩一回兒,輪到印度煎餅大師登場,華麗轉身中一陣拉扯與拍打,將平實無奇的餅皮,化成好勁香脆的風味美食。
隨著夜幕襲來,撲鼻而來的辛香襯著酸甜的醬汁,配上肥美蟹肉的鮮甜,整個舞台就交給新加坡獨創的辣椒螃蟹。如果這還不過癮,隔壁的碳烤味提醒著你,不要忘了沙嗲和燒烤雞翅是和三五好友把酒言歡的最佳下酒菜。

不管你偏好哪國風味,新加坡的小販中心都能夠滿足你的味蕾。
沒有制式化的歡迎光臨,只有最親切走心的問候,遇到經常光顧的攤位,甚至一句「aunty老樣子」,老闆便懂得為你奉上客制化的佳肴。這樣的默契、這樣的話家常,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走入新加坡居民的生活,成為每天不可或缺的部分。
米其林攤位推薦
2019年米其林指南中,新加坡有不少小販與街頭小吃入選,其中就有 33 家熟食中心小販,以及6家街頭小吃獲得必比登推介。
新入選的 7 家小販攤位如下:
美芝路魚頭米粉
Whampoa Makan Place
主營魚片米粉,混搭不同湯品,除了特製的冬炎湯,炸魚湯及海鮮湯也值得一試。

勿洛水粿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水粿加上由菜脯、蔥、蝦米、辣椒煮成的醬一起進食,更可以辣菜脯佐吃。

福明熟食
Redhill Food Centre
自家制黑白菜頭粿,炒菜頭粿鑊氣十足,外脆內軟,醬汁味濃而鹹度剛好。亦有售賣肉粽和娘惹粽。

源記鮮蛤炒粿條
Ghim Moh Market and Food Centre
只供應鮮蛤炒粿條,配有螄蚶、魚片、臘腸等,用料豐富,現點現炒,火候十足且味道香濃,常見不少人在排隊。

福海(芳林)咖喱雞面
Bedok Interchange Hawker Centre
可選擇咖喱或沙爹口味,並備有三種麵條,湯底微辣,材料味道濃重。

許兄弟豬什湯
Tiong Bahru Market
各式的豬什如豬肝、豬腸、豬肚應有盡有,湯底清甜帶胡椒香。

多麗哥粿汁
Old Airport Road Food Centre
推薦滷水豬腳、大腸、豬肚以及豆乾、粿汁。

完整版米其林必登名單請戳 (向上划動)






去年,新加坡為小販中心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到今年年底,大家都可以前往www.oursgheritage.sg網站,一同搭上支持小販申遺的列車,延續值得你我驕傲的新加坡小販文化!
一起來新加坡擺攤兒吧,後浪!
就算不擺攤兒,也可以來遍布全島的小販中心品嘗各國美食,和各國友人吹水,新加坡的人文環境就是如此的多樣與包容呀!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
李國梁博客「從夜暮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