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別最痛!父親2020年冠病期間上海去世,王嬿青受訪感嘆:父親走了,我只能通過視訊「參與」葬禮!
上海封城,籍貫上海,目前已成為新加坡公民的王嬿青不諱言冠病肆虐這幾年,對她造成最大的衝擊就是親人相隔天涯咫尺卻無法見面。

(檔案照)
「2020年5月,父親在家中跌倒,撒手人寰,我卻無法拜別父親。」嬿青說時語氣淡淡的,卻有掩不住的傷感,「一回去就得隔離,根本趕不及喪禮,我能怎麼辦?」
憶述父親,嬿青表示父女倆無論性格、脾氣都非常相似,「我們也都是熱愛生活、關心朋友的人。」
至親離開,竟是如此措手不及,人在命運輪盤面前是如此脆弱,誠如嬿青所說「突然覺得父親、阿姨,以及兩位我非常敬重的忘年老友在這個載入史冊的歷史階段相繼離世,都幾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徵兆……」
礙於疫情,王父走的那一年,上海出席人數僅10人,葬禮只有15分鐘,嬿青沉吟:「我和女兒通過視訊參加……」
自王父走後的每個清明,嬿青只能默默遙寄思念,「我相信父親也能理解……」
親友遇封城 常視訊慰問
近三年來,嬿青時常視訊或電話聯繫親人,「上海封城了,也不知道『關』多久,母親還好,知道她家中有糧食蔬菜,聽政府的話宅在家,但姨父似乎有情緒問題,他不會運用手機軟體訂購日常用品,老人家受困家中,心情難免鬱悶。」
儘管王媽媽狀態還好,但嬿青關心母親健康,「她需要吃藥(高血壓藥物),擔心再關下去,藥吃完了,她現在出不了門,得託人想辦法,幫媽媽把該配的藥配回家。」
嬿青表示,身邊認識的女友人向來不下廚,礙於冠病出不了門,被逼做飯,「寸步難行」不只令成年人抓狂,連寵物都鬧彆扭:「有人養的寵物蹲在門口,等主人牽它出門散步,一天兩天等不到,開始以行動抗疫,不進食、甚至不大小便!」
上海因封城物資匱乏,物價上漲,嬿青說:「他們連家中食物也必須『省省吃』,太快吃完擔心會沒米沒菜沒蛋。」
私房菜餐館 疫下轉型渡難關
嬿青在新加坡有一間私房菜餐館,疫下營生不易,餐館做起外賣、線上生意,所幸支持食客朋友不少,「也算渡過難關,能生存下來。」
陷入這樣一個全球災難的大環境里,嬿青感嘆能保證自己的生活已經很好。
王家親戚全在上海,疫情前雙親會飛來新加坡、或她飛回家探親,如今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至於嬿青愛女,她說:「女兒20歲了,在美國加州念大學,我們家人分布在新、中、美三地,新加坡就我一人……」
文:陳韻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