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員工月薪過「薪金門檻」 僱主才可請外籍員工

2021年08月30日   •   15萬次閱讀

想要聘請外籍員工的僱主,必須向所有聘用的本地員工支付至少1400元的月薪,零售業明年起也將推行漸進式薪金模式。

為了進一步幫助低收入員工提高收入,勞資政三方組成的工作組建議通過三大策略提升本地員工的收入。李顯龍總理昨晚(8月29日)在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採納這些建議。

李總理指出,這些建議將讓八成本地低收入員工獲益,如果包含就業入息計劃的提升,幾乎所有低收入員工接下來兩年都能獲得更高的薪資。

這三大策略包括擴大漸進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簡稱PWM)的覆蓋範圍、規定聘用外籍員工的企業支付超過「薪金門檻」(Local Qualifying Salary)的月薪,以及為實施漸進式薪金的企業提供「漸進式薪金標誌」(Progressive Wage Mark)認證。

首先,零售業明年起將納入漸進式薪金模式的覆蓋範圍,成為第五個實施PWM的行業。餐飲業和垃圾管理業未來也將加入這個行列。清潔、保安及園景業已強制實行漸進式薪金模式,電梯維修業則會在明年全面落實。

其次,聘用外籍員工的企業須向所有本地員工支付至少1400元的月薪。目前的規定是,企業聘用外籍員工前,須按比例聘用月入超過薪金門檻的本地員工。

第三,公共部門將做出表率,只向取得「漸進式薪金標誌」的企業購買商品和服務。總理說:「我已經請南洋理工學院學生設計『漸進式薪金標誌』,讓工作組考慮。這個標誌將告訴消費者,有哪些公司向所有雇員支付像樣的薪水。」

李總理也指出,如果包含就業入息計劃的提升,幾乎所有低收入員工接下來兩年都能獲得更高的薪資。就業入息計劃的提升內容包括,將政府的撥款從目前的每年8億5000萬元增至11億元,以及將受益的最低年齡從35歲下調至30歲。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