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加坡食品、服務、零售商品,以及電費和煤氣費等進一步上揚,新加坡5月份核心通貨膨脹率上升至13年來的最高水平,物價上漲的壓力可能持續到第三季。
不包括私人陸路交通和住宿費用的核心通脹率在5月份達到3.6%,是2008年12月以來最高。

(圖:來源自網絡)
5月份核心通脹上揚反映了食品、服務、零售和其他商品,以及電費和煤氣費上升。其中5月份電費和煤氣費增幅為19.9%,高於4月的19.7%,因為新加坡全國電力開放市場零售商的平均價格加速上升。
核心通脹加劇,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用也增加,造成整體通脹率上揚。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以及區域冠病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問題,導致外部通脹維持高壓。
在新加坡國內方面,勞動力市場估計維持緊縮,工資穩步上升。隨著需求改善,商家累積的營業成本可能會更多地傳導到消費物價上,全年核心通脹率將顯著高於歷來的平均水平。

(圖:來源自網絡)
調查顯示,大多數新加坡人認為生活費用在未來12個月內將大幅上漲,並打算減少非必要開銷。
國際民調機構YouGov發布的最新調查顯示,83%的居民認為,未來12個月的生活成本將上升,而53%的居民預計漲幅將是顯著的。
為應付生活費高漲,近70%的人表示將減少外出用餐;大約半數會改變購買食品的習慣;近40%則會減少旅行;百分之36會減少家庭用電。
三分之一的居民表示,將動用自己的儲蓄或少存點錢,七分之一的人則表示,會換工作或加班。

(圖:來源自網絡)
在物價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新加坡居民也對未來的個人財務狀況不感樂觀,35%的人預計接下來12個月,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會惡化或維持不變,只有23%認為,個人財務狀況會改善。
其中,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對未來的財務狀況較為樂觀,55歲以上的受訪者則較為悲觀。

(圖:來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