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分娩體驗 竹腳醫院推首個超音波引導自動化脊椎識別系統

孕婦剖腹生產前必須進行脊椎麻醉,竹腳婦幼醫院推出世界首個超音波引導自動化脊椎識別系統,藉助人工智慧幫助醫生更準確施打麻醉針,下針準確率高達九成,大大降低醫療風險。
儀器移動到準確的脊椎位置,螢幕就會顯示出綠色指標,讓醫生標記麻醉位置。
這個超音波引導自動化系統由竹腳婦幼醫院和本地醫療科技公司攜手研發,共有超過200名孕婦參與研究。結果顯示約100名健康孕婦的腰部麻醉準確度達到92%,肥胖孕婦的準確率則是82%。

(圖:竹腳婦幼醫院)
目前麻醉師只能用手觸摸尋找適合的腰部位置才下針,準確率介於四到七成。
當皮下脂肪太厚或脊椎異常時,麻醉師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找到準確位置。下針位置不准可能引發脊柱或神經損傷,下針角度不對則無法達到麻醉效果。
竹腳婦幼醫院婦科麻醉科主任兼資深顧問醫生孫萬良說:「觸診的話有一些風險,找不對位置有可能需要更多針口穿刺,而且有可能會讓神經線受到影響,造成一些後遺症。這個技術我們會推廣到婦產科的其他領域,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擴展到其他醫院和其他國家。」
這個系統上個月已經在竹腳醫院使用。
醫院每年為超過3500名孕婦進行脊椎麻醉,其中約一成是超重孕婦。
負責將系統推出市場的醫療科技公司HiCura Medical,正和本地醫院洽談,擴大系統在我國的應用範圍,並預計今年內推廣到澳洲試行,未來還計劃進一步推廣到美國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