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野趣藝味橫溢裕廊生態園

2022年05月26日   •   1萬次閱讀

五月天冠病疫情稍歇,好友邀約雅聚,欲外出踏青透透氣。我推薦了南洋理工大學的新「雲南花園」。遊園賞景之後,附近尚有數間校園餐廳,各類美食應有盡有;既可避開人潮,又可順便消費,支持一下本土餐飲業者。朋友順藤摸瓜,立即建議順道去裕廊生態園探看,爾後才上南大校園。大夥兒達成共識,一致通過;由L君開車,一路西遊。

潔凈科技園的後花園

裕廊生態園坐落潔凈科技園(CleanTech Park)的邊緣,隸屬裕廊集團(JTC),位於南洋理工大學毗鄰。項目的建設工程仍處於現在進行式。

據官網的訊息,科技園分三期建設:第一棟綜合大樓2010年10月竣工,第二棟(Clean Tech Two)於2014年開始投入使用,全科技園將建有15座大樓,計劃在2030年竣工,建築時間跨越30年。科技園占地50公頃,為新加坡首個綠色生態商業科技園,保留環境自然生態與多元多樣性,配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對蕞爾的城島而言,是個相對吸睛、前瞻性的項目。

裕廊生態園占地約5公頃,可說是科技園的後花園。一公頃約等同1.4個足球場的面積,範圍確實不大。但在土地與發展爭地的島國,以此生態園將科技園及大學的樹木林區巧妙地銜接起來,打造成高樓群組園區的綠肺地帶,讓園區的人員有休閒去處,讓野生態中飛禽走獸有更茂密、安全的覓食與活動空間,可恣意穿梭、棲息,可謂一舉數得。

車子泊在僻靜的路邊。濃蔭蔽日,水聲潺潺,循聲往下一望,一道淺溪,不急不徐往前流淌,卵石間一尾外觀若尼羅紅的魚兒,擱淺嗎?定睛一看,許多飛蠅正在忙碌地「協助清理」。此景令人深感疑惑,魚兒從何處來?上游另有水族的天地?這死魚全屍,不似江獺吃剩的獵物(江獺凡抓到魚獲時,必先咬魚頭),內心感到慶幸,看來日益壯大的江獺寶貝們還未發現這片水澤福地。

路邊一座相對壯觀的石磚結構,英文字標明Jurong Eco-garden(裕廊生態園)。一側,有條小徑引導我們前行。沿路樹立著頗富趣味故事的小喬木:樹皮如紙質、俗稱格南樹的白千層(學名:Melaleuca cajuputi);香氣撲鼻的白蘭花(Michelia alba),一些宗教信徒用來供奉神明的花卉;還有花顏鮮明、狀如花灑的濱玉蕊(Barringtonia asiatica),別名棋盤腳,均為早年生態園開設時精心挑選而種植的樹種。十年樹木,如今已林木蔥鬱,為過客遮蔭擋風、送清新香氣。

轉角處,前方視野豁然開朗,一道池水在望。附設曲折圍欄步道,可穿行越過池水到彼岸,步道等設施都是利用建築廢料再循環使用。

我們是園裡僅有的稀客。遇見一位在工地里施工的男士,告知鄰近山林里駐有一群野豬,時常在地里溜達,要我們多加註意安全。我聽聞後反而心裡竊喜,祈望能親眼見識。

池塘濕地水生植物

小徑盡處,來到生態園的亮點——池塘。它彙集高處樹林間山溪細流與天然雨水,配合繁茂的水邊植物,形成一個自然持續的凈水系統,並有專人定時檢測水質,將池水用於園內「綠廁所」的馬桶抽水系統。

池塘邊的濕地生態層覆蓋著一片翠綠草本植物,格外養眼;頂著綠色小圓傘的是銅錢草[1],盛情綻放的冠狀白花則是大花皇冠[2],以及香氣飄送空中的班蘭葉等。

水邊植物:銅錢草與大花皇冠

藝術雕塑展示

繞過池塘,來到一組大小圓球狀拼成的炻器創意雕塑前。《新加坡精神》取舊時甘榜兒童常玩的「彈珠」(方言:Goli)為設計概念,大小彈珠,各具裝飾特色;刻上對國家的祝福,燒制串聯而成,象徵各族攜手共創未來、和諧共榮的「新加坡精神」。那是2015年配合新加坡建國50周年(SG 50),由裕廊集團主催的藝創活動,創作者包括陶光龍窯的藝術家和公眾、學生等。圓球體上雕刻者的祝福,生動有趣。如:「國泰民安」中文字樣、魚尾獅張口喊出:「huat ah」(方言:發啊)等。

園內的炻器創意雕塑《新加坡精神》

生態園一隅有個運動角落,平台上也豎立著名為《森林雨滴》的當代雕塑,為本地數名資深雕塑家的早年協作。雕塑家楊子強等選用自裕廊地下岩洞(Jurong Rock Caverns[3])的玄武石,在開幕前兩個月,在雙溪加株的工廠日以繼夜趕工,如期完成這項精心製作的雕塑。

當代雕塑《森林雨滴》

每顆「雨滴」外形相似、大小不一,各具不同的紋路、色澤,巧妙地用不鏽鋼串聯組成。森林是地球不可缺的大生態成員,具有集水、蓄水的功能,水則是生命的起源。藝術家通過作品,詮釋著森林雨滴的故事、傳達著森林雨滴對大自然的重要性。該雕塑佇立於山林一角、獨樹一幟,觀者站在各自角度欣賞,玄武能量岩石的雋永樸實,會讓人深受感染而覺舒暢愉快。

可惜提供說明的文字已失去,空留下無字展板。慶幸在網絡上還能找到此雕塑作品的原新聞資料。作品於2014年5月安裝,參與的雕塑家:Yeo Chee Kiong(楊子強)、Tay Swee Siong(鄭瑞雄)、Lim Soo Ngee (林序毅)、Chua Boon Kee(蔡汶家) 及 Baet Yeok Kuan(麥毓權)。這隱於郊野的當代雕塑,從取材用料和設計都別具匠心,為難得的紀念協作。

生態園芳鄰 陶光龍窯

生態園兩側各有一家窯廠,惹蘭巴哈粘土工作室(前源發龍窯)以及陶光龍窯。當時我們隔著籬笆看見陶光龍窯的職員正在移動一頭木雕大象,見籬笆的大門為我們敞開,便順道進入。漸行漸入佳境,我們步入一個布滿各色各樣的陶瓷玩偶天地,雕像、盆景、工藝品、陶瓷用品及雕刻,無所不在。有些還搭配布袋蓮、銅錢草等水邊植物,成為別出心裁的室外擺設,令人心曠神怡。室內更是別有洞天,還見展示大廳不少前來選購陶瓷器的本地訪客,一些旅居本地的外籍人士家眷也慕名而來。感慨陶光龍窯與生態園兩者真是相輔相成,願兩者能一直共存,那是值得保留的自然文化區,也是值得一游再游的趣味寶地。

陶光工藝角落

遊走間,陶光工藝老闆陳德育迎面而來,他與同行的W君為昔日同窗。寒暄間,為我等不約自來表達歉意時,德育笑稱,確實常有「不速之客」防不勝防。那些來自鄰近山林間的「朋友」隨意闖入,除了野猴,最近還出現一群野豬。幸好員工們都深諳「待客之道」:保持距離、不刻意驅趕、挑釁,也不喂食。它們溜達一番,盡興後,發現沒啥甜頭,就會自發撤離。陶光官網上曾張貼野豬跑進工作室,在宣傳招貼旁留影,題標為「野豬要上陶藝課」,令人莞爾。吾友不忘調侃:難得野豬走入文化場所,與陶瓷結緣,可千萬別跑進龍窯里,否則變成燒豬,即便「大師兄」(猴)來到,恐也救不了!

來自山林間的野豬「部隊」

「二師兄」來送別

返程途中,車子徐徐拐出大路,私下微覺遺憾,未能親眼面晤野豬,不覺往後多看兩眼。轉念間,視線內出現幾個灰點迅速向著車子的方向移動。呵呵,竟然是「二師兄」的大駕。L聽到歡呼聲,急忙停車,只見頭領帶著一群家小,前後分兩小隊,一路小跑而來。我驚喜交集,快速下車,按捺著興奮之情,站在路旁恭候。這「二師兄」樣子溫文憨厚,似乎知我心意,朝著我直奔而來。那瞬間,我只覺心跳加速,腦里閃過野豬襲人的片段。我手緊握相機,有點把持不住了,或是腎上腺素分泌加速?說時遲,那時快,領隊的母豬與一頭跟班的豬崽跑到我跟前,伸長豬嘴猛對著我腳上的運動鞋嗅了兩下,或發覺非美食,隨即來個優雅的90度轉身,蹬著四蹄,頭也不回,領著小隊,越過馬路而去!聽說豬只鼻子特靈,或是我那雙「鹹魚」鞋子的「香氣」誤導,讓野豬隊長大失所望?

我認出這頭領即是溜進陶光龍窯「學陶藝」者,看它或是生活在文化區鄰近,有所薰陶,外貌頗友善及斯文。我眼隨豬群,只見後來追上的另一小隊,其頭領已停在廢溝渠草地處,開始用鼻子/嘴巴往土裡鑽。天啊,該不會為上陶藝製作,覓食的同時也挖尋適用的陶土吧?

據說這群豬朋來自附近叢林,因工程動土的影響,野豬群常出走覓食。這豬家長倆共育的9隻豬崽,形成生態園區的野豬流浪明星部隊。祈望人們都能本著愛護野生動物的心態,減少樹林生態的破壞與干擾,讓「大師兄」(獼猴)、「二師兄」(野豬)等有足夠的棲息之地,自力更生、安家樂居。

生態園物種超過130之多。因為園區的發展工程日漸擴大,部分自然野地與小徑已關閉多時,唯有飛禽走獸能來去自如。此趟西遊途中巧遇「二師兄」,趣味盎然,有驚無險,回味之際,思量著島城的發展路上,樹林面積日益縮小,面對這些生態環境的威脅,深刻感受到與人類共存的野生動物之不易。

[1]銅錢草(學名:hydrocotyle umbrellata)原產美洲地區。每根細莖頂著圓葉,形若錢幣或小傘,小巧討喜,寓意生財旺宅。其生命力旺盛,容易種植及打理,凡沙地或水裡皆宜。能吸收水中雜質、毒素,具凈化水體功能;種植於水邊,可作為天然凈水植物。英文普通名稱:Dollarweed,Manyflower,Marsh pennywort.近年銅錢草的身影在鄰里小區也常見,作為庭院園藝植物。

[2]大花皇冠(學名:Echinodorus palifolius)俗名:墨西哥劍Mexican Sword-Plant,原產美洲之墨西哥、巴西等地。池水岸邊栽種,可吸收水中營養物質,有利水體生態平衡與凈化。喜日照,遍地開花,白色花瓣三片,花芯黃色,白瓣圍黃芯,貌猶如皇冠,漂亮高雅。葉如象耳,台灣名之象耳澤瀉。人們常種植於淡水熱帶水族魚缸里或日本鯉魚池塘邊,可凈化水質與美化環境。

[3]裕廊地下岩洞(Jurong Rock Caverns)此岩洞位於裕廊島地底150米深處,長度340米,寬度20米,高度27米,約等同9層樓的高度,節省了地面60公頃的使用面積。這是由裕廊集團開發的東南亞首個商業地下石油儲存庫,於2007年2月動土,2014年9月2日由李顯龍總理主持開幕。森林雨滴雕塑選用的珍貴材料,玄武石(Basaltic stone),即出自此富有特殊商業戰略意義的岩洞。

(作者為亞洲文明博物館、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導覽員,植物園導賞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