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才有家,中國人走到哪裡都覺得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安家落戶。隨著國內房產稅的官宣實錘,大家再次把目光投到海外。其實,與大多數中國人熱衷的歐美房產對比,新加坡有著許多獨特的優勢:

01
新加坡房價漲漲漲
2018年,新加坡房價上漲7.9%。與摩根史坦利2017年的預期的「2018年新加坡房價漲8%」,只有些微差別。摩根史坦利報告表明,此輪上漲趨勢至少延續到2020年。
摩根史坦利經濟學家預測:由於軟實力強、供應量下降、新幣堅挺、政府規劃穩妥而持久,以及新加坡單身家庭一直在上升,到了 2030年房價更會翻番,平均尺價會達到2900新元,幾乎是目前平均尺價1500新元的兩倍。新加坡的房價要翻一倍?這聽上去簡直不敢相信,但類似的情況之前是發生過的。2009年至2013年期間,由於全球低利率環境和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的影響,新加坡的房價曾飆升逾60%。
02
15個月穩賺25萬新幣
在這輪漲價潮中,已經有人順勢而行,大賺了一筆。來看一組來自新加坡城市發展局的官方數據:

在這個項目中,同一棟樓同戶型,2017年5月只需要花90.8萬新元就能拿下,2018年9月,15個月狂升25.4萬新元,成交價格漲到了116.2萬新元。
2017年5月購買,首付25% 就是22.7萬新元,15個月升值25.4萬新元。扣除印花稅、律師費等費用,相當於在15個月內翻一倍。
03
資源有限,寸土寸金
2018年上半年,新加坡的樓市欣欣向榮,成交量和成交價顯著上升,漲幅一度達到了13%。樓市過熱,7月政府大手筆推出第9輪降溫措施。
從下面這張近10年來新加坡私人住宅的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新加坡房價一直是穩步上升趨勢,房價一直是走「平穩—上升—平穩—再上升」的路線。

最近的上升拐點是從2017下半年開始,房產曲線穩步上揚。買漲不買跌,在紅紅火火的市場大環境中入手是最好時機,更何況這個漲勢才剛剛起步,延續性看好。
買家的增長率也印證了這一點。2017年,非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購買量增長了44.8%,而新加坡公民在核心區域私宅的購買量更是增長了68.1%。
長遠來看,新加坡的房產市場是穩定健康的。摩根史坦利的經濟學家分析,這一輪強勁上漲至少持續到2020年,2030年新加坡房價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翻一番!
有句俗話說得好: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那麼,親愛的你們,還在猶豫什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