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作為世界富豪的名單常駐客,這段時間日子卻不好過。
根據《Henley & Partners》最新的全球財富遷移報告,預計2024年將有9500名百萬富翁離開英國,是去年流失人數的兩倍。
根本原因在於稅收政策的變化。

(圖源網絡)
稅收政策的遊戲規則改變
「非本地居民稅收優惠」的取消是此次富豪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25年4月起,英國政府要求所有居住四年以上的外籍人士為全球收入繳稅。這一改革打破了過去多年來吸引海外富豪的重要政策基礎,使得外籍高凈值人士重新評估其在英國的長期居住價值。

(圖源網絡)
稅改的後果不僅限於個人資產管理,還波及家族信託結構、企業投資計劃和國際交易安排。
此外,目前英國的稅收負擔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特別是對高收入者的影響尤為顯著。
年收入超過125,140英鎊的人需要繳納45%的所得稅,而個人免稅額在收入超過100,000英鎊後,每超過2英鎊就會減少1英鎊。
這種高稅負令富裕人群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居住在英國的吸引力隨之下降。
富豪撤離英國後,新加坡成為他們的首選移民地。過去兩年,全球多個財富管理機構在新加坡設立分支,以服務不斷增長的國際客戶需求。
不過,全球範圍內的富豪遷移不僅限於英國。
韓國的困境:高額遺產稅的壓迫
與此同時,韓國也面臨富豪加速流失的挑戰。韓國的高額稅率,尤其是世界前列的遺產稅影響著該國的高收入群體。
韓國的遺產稅稅率高達50%,若涉及公司大股東,稅率甚至可高達60%。
2022年三星集團繼承人需繳納7.2萬億韓元的遺產稅,2023年為了付遺產稅,他甚至不惜借貸30億美元。

(圖源網絡) 因此,韓國富人家庭積極轉移資產、尋求海外居留地。 2024年預計將有1200名韓國富豪凈流出,排名全球第四。
新加坡成為韓國富豪的首選移民地,原因在於其無繼承稅、無贈與稅和無股息稅的稅收環境,以及穩定的治安和優質的教育資源。
近年來新加坡的移民門檻有所提高,但仍吸引著許多富人前來定居。
對於新加坡政府來說,儘管提高了投資移民的最低要求,依然有大量企業家積極申請,以獲取稅收優惠和更好的財富管理機會。
這表明,儘管條件變得更加嚴格,富豪們對新加坡的吸引力依然強烈。
那麼作為新加坡稅務居民具體有哪些優勢呢?
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有哪些優勢?
1. 超低個稅
新加坡為全球個人所得稅稅率較低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實行累進位稅率,稅率範圍0%-24%(從2024年起,部分高收入群體的稅率有所調整)。
納稅居民還可享受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CPF)繳款等個人所得稅減免。
個稅起征點為20000新幣,年總收入低於此金額無需納稅。
例:年收入35000新幣,需納稅部分為15000新幣。此部分跨兩個稅率區間,10000部分按照2%稅率,需繳納稅款200新幣;5000部分按3.5%稅率,需繳納稅款175新幣。因此,年收入35000新幣,實際應繳納稅額為375新幣。

2. 全球所得免稅
新加坡採用的是地域性徵稅原則,即屬地徵稅。
對於新加坡稅務居民來說,只有本地產生或匯入新加坡的收入才需繳稅,而全球其他地區的收入則無需申報或繳稅。
比如,個人在海外的投資收益、股票交易利潤等收入只要不匯入新加坡,都不需要繳稅。這對於全球性投資者和跨國企業家來說,意味著他們可以在不增加稅負的情況下,通過新加坡身份合法保全財富。
3. 無資本利得稅
新加坡不對個人投資所得徵稅,即無資本利得稅(Capital Gains Tax,簡稱CGT)。
這意味著個人在新加坡出售資產(如股票、房地產等)所獲得的收益是免稅的。
這一政策有助於鼓勵長期投資,投資者可以更專注於實現長期增值而不必擔心短期的稅收影響。
4. 無遺產稅和贈與稅
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是許多高凈值人士面臨的主要稅務負擔之一。
新加坡不徵收遺產稅和贈與稅,這意味著在出售資產時,無需繳納任何資本增值所得,而且在財富傳承過程中,個人資產也不會因為遺產稅而大幅縮水。
對於擁有大量資產的富豪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5. 避免雙重徵稅
新加坡已與全球約100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DTA)。
這些協定確保了新加坡稅務居民在外國司法管轄區繳納的稅款,相對於新加坡針對同一收入的應繳稅款,可以享受免稅或減稅待遇。這一政策避免了雙重徵稅,確保了稅務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外國人如何擁有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
EP准證是新加坡頒發給外國專業人士的工作準證,通常要求外國員工擁有高技能、專業知識或經驗,適合在新加坡的特定職位工作。
擁有EP、PR身份的外國人,直接就能獲得新加坡稅務居民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