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的復甦跡象,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包括新加坡、美國、香港和倫敦,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加劇爭奪新股上市的競爭。專家預測,這場IPO競賽將變得更加激烈,新加坡交易所(SGX)將面臨挑戰,需要不斷創新以吸引優質的IPO項目。

圖源:FACEBOOK
華僑銀行投資策略董事總經理Vasu Menon指出,由於過去兩年各國央行積極加息,導致進入市場的公司數量減少,這無疑加劇了主要交易所之間的競爭。展望未來,IPO市場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來自於美聯儲今年的降息時間和幅度,投資者對此持謹慎態度,擔心如果通脹持續,美聯儲可能不會降息或僅小幅降息,這將對高風險資產如股票造成不利影響。
美交所預示未來IPO熱潮
投資者對風險的厭惡和挑剔程度加劇,使得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公司在向公眾出售股票時面臨更大困難。因此,有上市意向的公司會仔細比較新加坡交易所與其他主要交易所,以尋找能夠獲得更好投資者接受度、估值和流動性的市場。

圖源:FACEBOOK
德勤東南亞和新加坡顛覆性事件諮詢主管合伙人Tay Hwee Ling女士表示,公司更傾向於在投資者熟悉並能夠支持其增長戰略的市場上市。
以美國交易所為例,它們已經成功吸引了涉及人工智慧(AI)領域的公司進行IPO,這一行業正是推動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的關鍵因素。同樣,AI晶片製造商Astera Labs也在納斯達克上市,其股價在交易初期大幅上漲。安永在4月8日的報告中指出,由風險投資支持的人工智慧和相關企業的數量顯著增長,預示著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IPO熱潮。
投資者考量因素增多 上市更加謹慎
輝立證券研究公司的研究經理麥佩琪(Peggy Mak)指出,新加坡交易所在這場競爭中可能處於劣勢。她認為,新加坡上市公司行業缺乏多樣性,特別是在網際網路、軟體和通信領域,新加坡市場幾乎沒有直接受益於AI的公司,而主要集中在重資產公司,這些公司在高利率環境中吸引力較低。
2024年至今,新交所僅有癌症治療提供商Singapore Institute of Advanced Medicine Holdings一家公司上市,籌集了約2170萬美元的凈收益。然而,新交所並非唯一面臨IPO下滑的交易所。
根據安永的數據,2024年前三個月,中國的交易數量和規模均大幅下降,瑞士農化和種子集團先正達撤回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計劃,阿里巴巴集團也取消了其物流部門菜鳥智能物流網絡的上市計劃。
倫敦證券交易所同樣失去了作為IPO目的地的吸引力,2023年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融資額降至10億美元,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圖源:FACEBOOK
儘管如此,新交所執行長Loh Boon Chye表示,隨著利率正常化,擁有更多投資選擇的精明投資者將尋找優質公司,新交所已準備好支持這些公司。德勤的Tay女士也指出,新加坡有許多高素質的本地公司,它們擁有良好的基本面和健全的商業模式,一旦IPO市場窗口合適,這些公司可能會選擇上市。
新加坡將從股市回暖中受益
畢馬威新加坡合伙人兼交易諮詢主管Stephen Bates認為,隨著印度尼西亞等區域新興市場的IPO市場回暖,如果這些公司尋求在國內市場之外的雙重上市,新加坡也將從中受益。總體來看,儘管面臨挑戰,但新加坡交易所仍有望在國際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馬來亞銀行證券的研究主管兼區域財務主管Thilan Wickramasinghe表示:「我們觀察到春天的徵兆正在顯現。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得益於其有利的人口結構、不斷提升的收入水平以及日益擴大的消費群體,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眾多優秀的企業正在這一區域展開業務,伴隨著市場對持續降息的預期、有利的匯率和政府支出的增加,亞洲的增長趨勢有望得到進一步強化。」

圖源:FACEBOOK
儘管今年新加坡交易所(SGX)僅見證了兩次小型IPO,但該交易所正在積極努力吸引更多公司上市。上周,新加坡交易所舉辦了新加坡副總理兼金融管理局主席顏金勇與風險投資公司及其投資組合公司代表之間的對話活動,這是也新交所為推動簡化IPO流程和振興本地股票市場而舉辦的系列活動中的第一場。
展望未來,隨著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經濟活力和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以及新加坡交易所等金融機構不斷優化IPO流程和提升市場吸引力,預計將有更多優質公司選擇在新加坡等亞洲證券交易所上市,從而推動區域股票市場的繁榮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