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訪Grab和Gojek平台的私召車司機表示,在過去六個月,他們感覺到收入減少了。對此,Grab表示,這種情況是季節性的。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 採訪了八名私召車司機,根據報道,Grab或Gojek的私召車司機都認為車費下降,導致收入減少。另外有三名只使用TADA平台的私召車司機則表示,他們未見收入下降。TADA採用的營運模式是零佣金模式。
56歲的Grab司機Lee Chin Chye說,他過去每天工作十小時能賺取300元至500元,但從六個月前開始,收入開始減少,即便工作時間不變,他的收入減少約10%。
李先生將原因指向Grab,認為是因為平台的車費降低導致收入減少。他說:「平台與平台之間的競爭,以及乘客需求下降,對收入有很大的影響。」
車費是否被降低?Grab和Gojek受詢時未就此作出回應。
根據數據平台Measurable AI的數據,在本地五個私召車平台中,Grab在2022年占據新加坡私召車平台市場的50.2%,居於主導地位。其次是Gojek,占17.7%;ComfortDelGro占15.1%;TADA占11.1%;Ryde則占5.9%。
收入減少 私召車司機感擔憂
收入下降的問題令許多私召車司機,尤其是年輕或有財務負擔的私召車司機們感到擔憂。
一名匿名的31歲Gojek私召車司機表示,他的收入減少了10%,但目前他沒有打算放棄當私召車司機。
他因工傷失去了之前的工作,過去五年一直靠當私召車司機,養活五個孩子。
另一名56歲Grab司機李先生則面臨更大壓力。過去六個月里,他的收入下降約20%。他表示,過去每天工作十小時可賺取約300新元,如今則僅有約250新元。
他感嘆道:「我要減少出行和在餐館用餐的次數。物價在上漲,但我的收入似乎在下降。有時一個月一次,我不得不借個人貸款來維持生活開支。」
他說,生活成本的上升,尤其是油價的上漲,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這對司機而言簡直是雙重打擊。
Grab:收入下降 受供需平衡影響
Grab發言人表示,私召車司機收入的下降主要受供需平衡影響,並會因季節和活動的變化而波動。在需求高峰期,例如節日或重大活動期間,整個行業的車費和收入通常會上升。
發言人指出,今年1月和2月期間,由於新年和農曆新年的節日效應,以及第一季度的多場大型演唱會帶動了高需求和高車費。
例如,在今年3月,美國流行女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的「時代巡迴演唱會」(Eras Tour)吸引了超過36萬8000名觀眾,其中許多是遊客。
Grab表示,需求通常會在6月公立學校假期和7月至8月國際學校假期期間下降,因為更多人選擇在此期間離開新加坡出國旅行。這是一年一度的常規現象。
發言人也表示,未來幾個月,司機可能會看到更多的乘客需求。
「隨著學校假期結束,我們已經看到需求回升,並預計在下半年在更多大型活動(如F1比賽)舉行前,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平台之間的競爭是否導致車費下降?
私召車司機的收入下降並不是因為司機人數增加。陸路交通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從1月到6月,私召車司機的職業執照數量從5萬4054個略微下降到5萬3536個。
司機們更關心的是私召車平台公司之間的競爭。
一名67歲的Grab私召車司機表示:「我相信這些科技公司試圖相互競爭,但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把自己的利益置於司機的利益之上。」
另一位同時通過TADA和Grab平台提供服務的72歲司機陳先生表示,隨著競爭的加劇,車費降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他說:「你不能期望收取高額車費,否則誰願意乘坐?大家都有TADA、Ryde、Grab,他們可以搜索最低價格。」
通過TADA平台提供服務的私召車司機表示,他們的收入並未變化。他們表示,儘管平台較小,接到的訂單也較少,但由他們採用這個平台是因為於無需支付TADA佣金。然而,一名55歲的兼職司機吳先生認為,零佣金模式可能不會長期存在。
他說:「我現在享受這種模式,但我不認為這個模式會一直這樣下去,除非TADA找到其他盈利途徑。」
他還補充說,私召車公司通常會提供獎勵以吸引私召車司司機加入,但這些獎勵會隨著私召車司司機經驗的增加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