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洗黑錢團伙
維護國家聲譽

新加坡警方搗毀涉及10億元的洗黑錢團伙,向全球以及犯罪團伙發出明確的信號:雖然新加坡積極發展財富管理中心業務,但對犯罪分子或家人利用新加坡作為避風港,或濫用新加坡金融設施,持零容忍的態度。
新加坡警方於2023年8月15日搗毀本地近年來最大的洗黑錢團伙,涉及的金額高達10億元,引起海內外的關注。在這次的行動中,警方逮捕10名原籍中國福建的嫌犯,另有12人協助調查,八人被通緝。這些人之間都有關聯,有些在中國早已列入通緝名單。
警方也凍結了這個團伙在本地的資產,包括總額超過8億元的105個房地產、50輛豪華汽車、名牌包包、首飾和酒。據報道,這個團伙在2017年便在本地購置房地產,其中一人在去年5月以8500萬元一次過買下20個新推出的豪華公寓單位。
犯罪團伙通常將不義之財隱秘地存放在金融體系內,然後通過購置房地產、開設空殼公司或投資金融資產,把黑錢漂白。經過不同的掩飾,包括偽造文件,它們將清洗後的財產融入金融體系,成為了合法的企業家。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估計,全球每年洗錢的總額相當於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2%到5%。這意味著犯罪團伙每年清洗1.9萬億至4.8萬億美元的不義之財。
新加坡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財富管理中心。去年,新加坡管理的資產達5.4萬億元,比前年增加了16%。海量的資金從四面八方湧入,使洗黑錢團伙有機可乘,通過偽造文件,以投資為名把資金移入新加坡金融體系內。此外,新加坡是個開放的市場,人們可自由地購置房地產、投資金融資產或是開設公司,因此被不法之徒利用來從事洗錢的勾當。
犯罪團伙在本地洗黑錢,沾污了新加坡的聲譽,也影響新加坡財富管理中心的運作。為了遏制洗黑錢的活動,監管當局已經或即將出台多項防範及審查措施,提高業者的合規成本。
此外,犯罪團伙不惜砸下重金,大量購置房地產、豪華車輛以及名貴首飾,扭曲了新加坡的市場。在新加坡,房地產以及汽車是稀有物品,國人的需求很高。來自外國的犯罪團伙肆無忌憚地狂掃這些物品,加上他們的炫富及囂張行徑,引起國人的關注,非但會滋養驕奢淫逸之風,也在一些人之中助長仇富與排外的心理。

什麼是洗錢?
洗錢如何涉及奢侈品?
《8視界新聞網》報道,Lighthouse Law律師Adrian Wee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罪犯通過洗錢,讓犯罪所得看起來像是來自合法來源。罪犯試圖向執法機構隱瞞這些俗稱 「 黑錢 」的資金,讓自己享受這些資金帶來的好處 。
Adrian Wee說,罪犯一般通過現金交易、假髮票或投資為幌子,將「黑錢」注入金融系統,以掩蓋其來源。
之後,這些錢被用於進行幾層交易,好讓這些錢與犯罪活動脫鉤,並製造合法交易的假象;然後將其重新注入合法經濟活動。
他指出,罪犯通常會使用偽造文件,讓新加坡銀行的洗錢執法人員相信這些海外資金是合法的。 例如,他們可能假裝在海外出售房產。
奢侈品為什麼會被用來洗錢?
Kelvin Law說,名表、名包和藝術品等奢侈品價格高昂,便於攜帶,而且一般都很有價值,因此很容易被用來洗錢。這涉及到收取過高的費用,以轉移資金。
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Kelvin Law說,過去罪犯會跨境走私現金,但現在要將非法收益重新納入到當地的銀行系統頗有難度。
如今,不法分子把贓款存放在管制較寬鬆的境外銀行,然後以電子方式把贓款匯到新加坡的銀行。
Kelvin Law說,一旦收益進入新加坡的銀行系統,就更容易把錢轉移到其他地方,因為錢現在已經 「乾淨」 了。
Adrian Wee表示,當客戶購買奢侈品時,商家一般不會執行嚴格的程序防止洗錢發生,因為奢侈品如藝術品和稀有物品的價值往往不確定,屬你情我願,這使得犯罪分子能夠巧立名目,以轉手買賣的手法,大量轉移這筆不義之財。
Kelvin Law指出,加密貨幣是洗錢的另一個渠道。犯罪分子用非法資金用於購買加密貨幣,或直接收到加密貨幣。這些貨幣隨後被匿名轉移,最終被兌換成現金。
他說,犯罪分子還可能利用賭場、向非政府組織捐款,或以同夥或空殼公司的名義購買房地產,以掩蓋不義之財的流動。
新加坡的洗錢情況?
Adrian Wee表示,作為一個金融中心,新加坡自然會吸引 「 各種各樣的資金 」 ,包括合法和非法的資金。他補充說,隨著金融詐騙案的增加,預料通過金融系統流入的詐騙收益會增加。
Kelvin Law說,新加坡是一個 「 信譽良好且穩定 」 的金融中心,每天處理大量交易,因此要在每天數以百萬計的交易中發現可疑交易比較困難,非法交易較容易掩蓋行蹤。
在發展財富管理中心之際,新加坡監管機構不遺餘力,確保新加坡不會淪為洗黑錢的天堂或犯罪團伙的避風港。新加坡制訂了嚴厲的《貪污、販毒和嚴重罪案(沒收利益)》法令,洗黑錢者面對罰款高達50萬元或坐牢長達10年,或兩者兼施。此外,偽造文件意圖欺騙者,會面對長達10年監禁,外加罰款。
另一方面,新加坡正收緊家族理財辦公室的管制,避免犯罪團伙通過這個渠道洗錢。金融管理局目前正在對家族辦公室洗錢風險防禦,進行公眾諮詢。它計劃要求單一家辦與受它監管的金融機構保持業務關係,並由金融機構負責反洗錢審查。
即便如此,業內人士指出,最近搗毀的洗黑錢團伙,只是冰山一角。犯罪團伙總會利用新加坡財富管理中心的管道鑽空隙洗錢。這也是全球所有金融中心共同面對的挑戰。
最近搗毀的團伙,早在2017年已在新加坡購置房地產,其中一人曾是本地上市公司的董事。他們來新加坡之前,已被中國公安通緝。這團伙能在新加坡逍遙法外多年顯示,在打擊洗黑錢方面,新加坡監管機關及相關業者還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銀行和金融機構是反洗黑錢的第一道防線,它們在發現可疑交易時,必須向監管當局呈報。此外,房地產中介、賭場、鄉村俱樂部、名表、高端首飾以及名牌包包的銷售商,都有義務通報可疑資金的流動。要防止犯罪團伙鑽空隙,就有必要切斷他們洗錢的所有渠道。
雖然在商言商,不能期待奢侈品和高檔服務業者拒絕正當買賣,但是不妨要求他們登記任何純用現金的買家並及時彙報,畢竟業者若對可疑資金不聞不問,或甚至協助犯罪團伙洗錢,不僅違法,也影響新加坡的聲譽與社會風氣。在根除洗錢罪行上,業者責無旁貸。
新加坡警方這次出動超過400名執法人員,成功搗毀涉及10億元的洗黑錢團伙,大快人心。它也向全球以及犯罪團伙發出明確的信號:雖然新加坡積極發展財富管理中心業務,但對犯罪分子或家人利用新加坡作為避風港,或濫用新加坡金融設施,持零容忍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