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維碼支付、快捷支付、跨境支付等數字支付在新加坡的普及,越來越多新加坡人已習慣了身無現金、只需一部手機或一張卡就能暢行無阻的生活。

數字支付不僅在新加坡年輕一代中盛行,近年來隨著社區發展理事會(CDC)購物券的電子化,電子支付也逐漸受到老年人的青睞。

圖源:新加坡CDC官網
輕鬆便捷的操作流程使得網購成為女老少中的新寵!
智慧國之路
新加坡的智慧國建設也將數字支付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2018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全球首個統一支付二維碼「SGQR」。一個簡單的二維碼,整合了27種不同的支付方式,包括本地和海外的支付應用如PayNow、NETS、PayLah和微信支付等。

圖源:新加坡金管局
如今,SGQR不僅出現在商場裡,小販中心也隨處可見。不管是遊客還是本地人,都無需擔心因為沒帶現金而無法用餐。

除了SGQR的普及,新加坡的交通公司也陸續推出了易通卡(EZ-Link)應用程式和simplygo,方便人們無需傳統的實體易通卡即可搭乘交通工具,並能隨時通過電子支付方式為易通卡充值。

圖源:ez-link官網
現在的人從吃到出行,基本可以在無需使用現金的情況下付款。
過去的老一輩還會拿著存摺到銀行取錢,後來都習慣到自動提款機取錢了,隨著線上支付日趨普及,現在大家跑銀行的次數也降低了。
銀行分行銳減
為了減少運營成本和適應大多數人們的新支付習慣,許多銀行選擇了關閉旗下的實體分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04年新加坡每10萬成年人有11.5家銀行分行(branch),2019年下降到7.9家,2021年再降到略低於7家。

在關閉實體分行的同時,銀行將精力投入到數字銀行服務中,如智能聊天機器和數碼渠道的優化。
數字銀行服務今年的發展,使得許多原本需要親自到實體分行辦理的手續,如開辦帳戶、轉帳匯款、投資等,不再局限於銀行分行的營業時間。如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銀行的應用程式進行這些操作,包括轉帳給遠在國外的親友。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們前往實體銀行分行的需求。

星展銀行(DBS)通過AI的合理運用,從客戶滿意度最低的銀行逆轉成為全球最佳數字銀行。

儘管數字支付的普及導致使用實體服務的人數減少,但實體分行的需求依然存在。對於老年人、不熟悉科技的人以及對投資風險不明確的人來說,實體分行的存在仍然非常必要。

大華銀行(UOB)2023年的一項情緒研究顯示,依然有40%的受訪者在進行更複雜的交易時會選擇使用線下或結合數字和實體渠道,以避免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

圖源:Facebook@linkworld consultancy
對於不熟悉手機或電腦操作的人來說,銀行分行的減少因此為他們帶來許多不便。一位接受媒體採訪的受訪者表示,他現在需要到更遠的地方才能辦理銀行業務,但也表示理解銀行的做法。
AY丨編輯
HQ丨編審
Facebook丨來源
Facebook、淘寶、新加坡金管局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