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老病死是人終其一生無法避免的循環,親人不幸逝世,悲痛萬分。但若是在海外,傷感之餘,更是還得應付處理相關事務的繁瑣。
紅螞蟻希望沒有人必須經歷這一切,但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跟著以下五大步驟應對,應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面對這類事情的混亂:
死亡證明文件:
確保死者的死亡記錄已在當地記錄在案,並取得死亡證書。死亡證書上的名字必須與死者新加坡護照或身份證上的名字相同。如果是非自然死亡事件,則必須進一步跟當地警方索取報告;
保險理賠:
確認死者生前是否有購買旅遊保險,旅遊險有無涵蓋死亡和運返遺體的費用。如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
至親前往當地認屍:
決定是否安排至親前往當地認屍。如果打算這麼做,就應做出適當安排,包括與當地的殯葬禮儀師聯繫以及領取死者遺物。同時,確保認屍的至親中,至少有一人攜帶可證明與死者關係的文件,如出生證明或結婚證書;
決定處置遺體的方式:
決定遺體是否運返新加坡,或在當地火化後將骨灰帶回新加坡。死者家屬也可以選擇直接在當地將遺體下葬,但必須遵從當地法規;
委任海內外殯葬業者:
決定將遺體運回新加坡後,在當地和新加坡分別委任殯葬業者協助處理相關事宜。

死者家屬可選擇讓遺體在國外火化後將骨灰帶回新加坡,或把遺體在海外進行防腐處理後,運回我國。(Alamy)
除了謹記上述五大步驟,找對人也很重要,如有家屬在國外不幸逝世,聯絡上以下幾個機構,基本上大部分難題應可迎刃而解:
新加坡駐當地領館
熟悉跨國遺體運輸流程的當地和新加坡殯葬業者
保險公司
新加坡外交部鼓勵國人出國旅遊時,提前在線上向當局登記,這樣一來當局就能在出現緊急情況時,通過民眾留下的聯絡方式與他們聯繫。
親人若在國外遭遇不測,最重要的第一件事,也是聯繫新加坡在當地的外交駐館。
領事人員會為死者家屬提供必要幫助,如告知家屬當地殯葬服務的相關資訊,以及火化或運送遺體回國的程序及所須準備的文件等。
根據外交部網站,領事人員的具體職責包括:
通知死者的直系親屬;
提供當地殯葬服務名單,讓直系親屬與他們直接聯繫;
針對當地土葬或火化,以及運送遺體、骨灰和遺物返回新加坡的大致費用提供建議;
協助轉匯用以支付當地殯葬服務的費用。
新加坡駐當地領館也會協助家屬與當地政府聯繫,以便取得運送遺體的許可和必要文件。
但必須注意的是,領事人員也有無法協助處理的事項,包括:
調查死因;
代死者家屬向保險公司求償;
提供法律意見;
償還死者未結清的帳單;
償還死者土葬、火化或運返遺體的費用。

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新加坡駐中國大使館臉書)旅遊保險
從國外運送遺體回國是筆不小的開銷,若死者生前曾購買旅遊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屬的負擔。
紅螞蟻在2022年底曾寫過一篇文章陳述在國外旅遊時購買旅遊險的重要性。
除了涵蓋在國外的醫藥費,以及旅程中斷的賠償,受保人在國外死亡所衍生的相關費用,包括土葬、火化或運送遺體的費用,在大部分旅遊保險中也都屬於受保範圍。
在國外和新加坡各指定一家殯葬業者
此外,一旦死者家屬決定將遺體運回新加坡,接著就必須在死者過世的所在國家和新加坡各指定一家殯葬業者處理身後事宜。
指定相關殯葬業者時,應儘量選擇熟悉跨國遺體運輸安排流程的業者。

死者家屬須在海外和新加坡各指定一家殯葬業者。(聯合早報檔案照)
將遺體運回新加坡前,必須先向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申請棺木的入口許可證。
所需的文件包括:
由死亡發生所在國家發出的死亡證書、死因證明書或法定聲明(如果相關文件是以當地語言書寫,則須附上英文翻譯版本);
封棺證書(須附英文翻譯版本);
從當地出口棺木的證書;
空運提單。
一般而言,死者家屬在新加坡指定的殯葬業者會協助完成上述手續。

將遺體運回新加坡前,必須先向國家環境局申請入口許可。(Freepik)
一旦確認運送遺體的細節,新加坡外交部將會把相關資訊轉達國家環境局的港口衛生部門,以協助處理遺體運抵新加坡時的通關程序。
如果死者家屬有意和棺木乘搭同一趟航班返回新加坡,應提前通知指定的當地殯葬業者,以讓他們做出相關安排。
當一切準備就緒,死者遺體從海外運返新加坡後,將由死者家屬在新加坡指定的殯葬業者接手,其餘程序與親人在本地過世無異,讓逝者完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