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咖啡店經常有不少uncles在那裡「喝一杯」高談闊論。這是疫情前本地咖啡店的熱鬧景象。(聯合晚報)
作者 歐陽樂
大選來臨往往讓新加坡的咖啡店氣氛更熱鬧,不少uncle們都在這裡高談闊論。當中不難發現其實不少人對候選人並不了解,投票的依據基本上就是: 選黨不選人。

新加坡民主黨主席淡馬亞教授到武吉班讓單選區內的咖啡店拜票。(聯合早報)
行動黨在新加坡的強勢,基本上讓反對黨處於分一小杯羹的形勢,還不到改朝換代的火候。
這些咖啡店Uncle們可分為兩派,就是支持還是反對「白衣黨」。至於反對黨是誰,甚至白衣人代表是誰,對他們來說並非關鍵。
反對派: 「我就是不要白的,就算對手是『路人甲』也無所謂,總之不要是白的就好。」
支持派: 「行動黨很好啊,候選人是誰不要緊,只要是白衣的就好。」 這些Uncle們自有一套投票哲學。
支持白衣黨的不介意誰是代表選區的白衣人,只因他們認為白衣人是照著白衣黨的大原則辦事,基本上誰來都沒關係。

由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左一)領軍的東海岸行動黨團隊走訪新樟宜路上段的熟食中心。(聯合早報)
那「反」白衣黨的呢?
真的是對行動黨執政不滿,而想要由反對黨當家嗎?非也,其實當中不少人恐怕是「有恃無恐」,就算對行動黨不無怨言,但還不至於要讓反對黨執政。
投反對黨一票只是不想讓白衣黨得票率太高、贏得太漂亮而自滿,純純只是要執政黨了解到民間有一股「反對」勢力在督促他們。
當然,講一套做一套的大有人在,身邊友人還真不乏類似想法之人。
某政黨的競選宣言勾畫出理想「結果」,卻沒有可達成目標的「過程」,好友心照不宣,還是堅持投下支持一票,原因只是不能讓行動黨的總得票率太高。
問好友會否擔心「弄假成真」,太多人抱持類似想法,結果真的讓反對黨勝出?好友沉思後說: 「不會吧,應該不會大爆冷的。」
那就只能拭目以待了,但一般相信結果會是「中庸之道」,而不會出現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的「反對黨本屆大選恐怕會全軍覆沒」,或是貿工部長陳振聲的「反對黨陣營有可能贏得足夠議席奪下政權」的極端情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