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四成新加坡民眾希望疫情後能彈性選擇工作地點

2021年02月20日   •   9405次閱讀

隨著疫苗接種工作的開展,新加坡國內的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在後疫情形式下的工作地點選擇上,成為了很多民眾考慮的事情。

據一項最新人力資源調查顯示,超過四成新加坡人希望在冠病疫情結束後能繼續選擇去公司或留在家中上班。

調查的詳情

據悉,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去年10月在全球34個市場展開大規模工作觀察(Workmonitor)調查,在每個市場訪問了至少400名當地雇員。

據調查報告顯示,在新加坡,每五人就有兩人希望在疫情過後仍能有彈性地選擇在家或去公司工作

14%的新加坡民眾想要完全在家辦公

在所有本地受訪者當中,有14%想要完全在家辦公,19%要求靈活的工作時間,以及11%希望能有隨時在家辦公的選擇

任仕達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地區經理佳雅·戴絲(Jaya Dass)認為,員工和僱主的期望都在改變,企業能否恰當應對至關重要。她說:

「企業必須開始重新設計他們的員工團隊結構,並在提供靈活工作安排的同時,保留公司文化、員工敬業度和工作效率。」

此外,調查還發現,61%本地受訪者對工作現狀和僱主感到滿意。例如,在跟上數碼轉型方面,約八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電子器材和科技設備應對日益數碼化的工作。另有73%覺得僱主在疫情中給予了他們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就后冠病時代而言,人們在工作時最看重的五大方面是收入與就業保障、培訓機會、醫療保險,以及工作上的健康和安全措施。對此,戴絲說:

「這次的調查顯示,員工越來越注重僱主能否確保員工安全和提升就業能力。雖然企業不必急於一次過達成所有目標,尤其是資源較少的小型公司,但僱主須意識到后冠病時代『新常態』與過去的不同。」

她建議,公司應該從招聘的階段就開始與潛在員工坦誠溝通,以確保雙方的心理預期吻合。

居家辦公的6個先決條件

雖然很多民眾想要在疫情之後仍採取居家辦公的方法,但長期居家辦公是否可行?要實行這措施需要哪些條件?以下6點或是關鍵。

硬體配合

要在家工作,首先得有必須的工具才行。對很多文職工作的員工來說,只要有一部電腦與一部電話,基本上已能處理日常的工作,在家工作的門檻自然較低,但對部分需特別工具才能工作的員工(如維護伺服器)來說,在家工作則是一件與他們不相干的事情。

軟體配合

除電腦及電話等硬體配置外,軟體的配合也是必須的,例如公司若沒為員工準備虛擬私人網絡的話,想在家工作也很難成事。

另外,不少公司都會使用Microsoft Teams、Google Duo、Google日曆及Slack等線上溝通軟體管理團隊的工作進度,能善用這些軟體與同事及上司保持溝通,也是實踐長期在家工作的必要元素。

架構

部門分工愈是仔細的公司,就愈容易推行員工在家工作的措施,因為每個員工所負責的工作早已有清晰安排,各崗位只要做好本分,工作進度自然不會受太大影響。

但若團隊的分工不清晰,或是同事需一人身兼多職的話,團隊若只靠線上溝通來合作,效率或多或少都會受影響,這些員工應較適合一起返回公司,面對面進行溝通及工作才較理想。

企業文化

這點要視乎公司是否願意「放手」,以及公司上下是否彼此信任才行。如Twitter公司在過去一段時間已推行了在家工作政策,公司的營運在這段時間亦沒受太大影響,那要再推行長期的在家工作當然沒問題。

推特公司曾推行一段時間的居家辦公

但若然公司是否信任下屬在家會依然努力工作,或是員工真的會趁沒上司看管的情況離開崗位,這樣的僱傭關係便不適合推行長期在家工作。

有些公司會要求員工每天彙報工作進度或交待每天的工作項目,這也是遠距離管理團隊的方法。

工作性質

在今天,很多工作都是只需在網絡上處理便行,員工無論身處何方,都一樣可如常上班。就算是老師,也一樣可在網上授課,打破地域界限。

不過對一些行業及崗位的員工來說,在家其實仍是不可能工作,例如醫護人員、廚師、保安員及速遞員等,這些工作都要求與人接觸,而且工作場所都是有特定限制的,也無法實行在家工作。

個人因素

家中有獨立工作空間的員工可以考慮在家工作,但空間問題是不少員工都會遇上的問題,要是家中環境不方便工作(如家居過於狹小且與很多家人同住等),返回辦公室上班或許會更為理想。

另外,在職父母如在家工作,也會因照顧孩子而影響效率或無法專心,不少已為父母的員工在過去兩個人應體會到這種兩難之處。

555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5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宮小手術,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3萬次閱讀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你孩子沒記作業關我什麼事?」新加坡老師一番話炸翻家長群!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資攜妻子亮相Met Gala 紅毯再成焦點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世界首富 比爾蓋茨也打算來新加坡定居,設立家辦了
2025年05月1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兒方式,讓我第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閱讀
比爾蓋茨在新加坡找房!臉書聯合創始人也入籍新加坡,還有他們...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5985次閱讀
股神巴菲特的15個投資建議,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閱讀
比爾・蓋茨為何青睞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5301次閱讀
功成身退,薪火相傳: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傑、張志賢同時隱退!盤點其對國家發展的奠基性貢獻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閱讀
曾是青少年的運動鞋天堂 女皇道購物中心會不會也走入歷史?
2025年05月13日   •   4788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617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閱讀
驚!年輕家庭拒內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開啟理想生活新實驗!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閱讀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閱讀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車」!綠植裝飾配免費零食,乘客直呼:情緒價值拉滿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閱讀
比爾·蓋茨閃現新加坡食閣!瞬間get了億萬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
比爾·蓋茨啟動"世紀慈善計劃":20年內捐出99%財富(1080億美元),基金會2045年關閉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