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層停車場頂樓種下羅漢松,讓水泥森林增添些許綠意。
配合一年一度的植樹日,李顯龍總理前早率領宏茂橋集選區及楊厝港區和哥本峇魯區議員,在後港9道第933座的多層停車場頂樓植樹。

身為宏茂橋集選區議員的李顯龍總理在活動上植下兩棵羅漢松。(莊耿聞攝)
受疫情影響,今年無法像往年般舉辦大規模的植樹活動。宏茂橋市鎮理事會通過面簿直播讓居民觀看植樹活動,在線觀看人數一度達200多人。
此次植樹創下幾個「第一」,除了首次沒有居民參與、改為線上直播,這也是宏茂橋市鎮會植樹活動首次在頂樓花園進行,並且首次在植樹日栽種這種常見於盆栽的植物。
少了往年數百名居民一同植樹、綠化家園的場景,宏茂橋社區今年的植樹活動簡約但意義不減,以不同的方式向居民傳達植樹和綠化環境的重要。
宏茂橋市鎮理事會昨早在後港9道第933座的多層停車場頂樓花園舉辦植樹活動。 身為宏茂橋集選區議員的李顯龍總理在活動上植下兩棵羅漢松。
羅漢松是長於熱帶地區的常青樹,最高可達20米。羅漢松有深綠色的細長形葉子,適合做盆景,也幾乎不受害蟲和病害侵襲,易於維護。
羅漢松不但美觀,也有頑強的生命力,可全年植於戶外。市鎮會指出,羅漢松的樹幹堅挺,能更好地抵抗雨季時的強風,不會構成安全隱患。
李總理在植樹後也參觀了頂樓花園的藥草與香料區,了解社區種植工作。
雖然無法讓居民一同植樹,但市鎮會從上個月初便展開一系列宣傳,提高居民綠化環境的意識,包括向居民介紹室內園藝以及市鎮里的園景工作。
市鎮會送給居民160包種子
市鎮會也通過網上活動與居民互動,並送出160包沙拉常用的蔬菜種子,讓居民體驗在家種植的樂趣。
建國總理李光耀在1963年,配合一項植樹運動於花拉圈種下一棵黃牛木,為新加坡的綠化工作起了開端。直到1971年,新加坡正式將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植樹日。
李總理在面簿貼文說,他多次參加植樹活動,但昨天還是他首次在多層停車場頂樓植樹。
他指出,頂樓花園和社區花園是政府綠化住宅區、讓新加坡人參與綠化運動的方式之一。
「在首個植樹日49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綠化工作已發展為如今這座『大自然中的城市』,公園、花園和自然保護區都有許多綠色空間。讓我們繼續打造活力十足、綠意盎然的新加坡,為後代營造更好的居住環境。」
攝影:莊耿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