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發布了最新的氣候報告,來自包括新加坡在內的66個國家或地區的200多名研究者聚集在一起編寫了這份報告,分析了數千篇已發表的科學論文。

根據這份研究報告顯示,極端氣候的存在已經無法避免,未來的目標是限制全球變暖的速度和極端氣候的強度。
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來說,這類影響不容忽視。
炎熱氣候
新加坡靠近赤道,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長夏無冬,氣溫變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氣濕度高,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
除了高溫以外,新加坡天氣的另一顯著特點就是濕度較高,每日平均濕度為84%。
「 作為城市化發展迅速的國家,新加坡氣溫上漲遠高於其它工業國。新加坡國家環境局氣象局 (MSS) 的數據顯示,當地氣溫比 1948 年高 1.8 攝氏度。相比之下,全球氣溫從 1850 年左右結束的工業化前時代開始上升了約 1.1 攝氏度。

按照目前的趨勢,未來20年,全球溫升將達到或超過1.5℃。到了2080年,新加坡的平均氣溫將會比現在的平均氣溫高四度!
為了應對炎熱天氣,新加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緩解高溫氣候的影響。
1 植被
綠色屋頂和垂直綠化是利用植物來防止陽光加熱建築物的一些方法。

2 交通
新加坡的交通部門是島上最大的熱量來源之一。促進公共運輸的使用,或促進積極的流動性,如步行或騎自行車,可能會有幫助。
3 建築材料
在道路、屋頂和建築外牆使用淺色的表面或反射材料,可以減少陽光對城市地區的加熱作用。
4 城市規劃
不同的建築高度和建築形式可以改善風的捕獲。

5 能源
能源消耗是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之一。通過使用節能設備(如空調和冰箱)來降低能耗,會有幫助。
6 遮陽
不僅僅是樹木可以提供陰涼。研究人員建議,遮陽設備,如雨篷、百葉窗或百葉窗,可以安裝在建築圍護結構的外部或內部或周圍,以減少熱量。
海平面上升
整個21世紀,沿海地區的海平面將持續上升,這將導致低洼地區發生更頻繁和更嚴重的沿海洪水,並將導致海岸受到侵蝕。以前百年一遇的極端海平面事件,到本世紀末可能每年都會發生。
未來的一個大問題是地球上兩大冰蓋——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融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站主任霍頓教授表示,有證據表明融化正在加速。
「 「只需要南極冰蓋的百分之幾融化,就會對新加坡造成毀滅性影響。」
作為一個缺少領土的國家,填海造陸一直是新加坡重要工程。在1965年的時候,這個國家僅僅只有581.5平方千米,到2018年公布的數字已經變成了721.5平方千米。53年填海140平方公里,擴建了1/4的國土。
應對海平面上升,新加坡也採取了很多措施:
1 自然手段
沿著一些海岸線的紅樹林可以保護海岸,因為這些樹木和灌木可以緩衝風暴並積累沉積物以抵禦海平面上升。紅樹林吸收的碳也比森林多三倍。

2 海岸屏障
新加坡大約70%的海岸線都有硬性結構的保護,如海牆和石堤。
3 海岸研究
正在進行的研究將探討在城市東海岸、林厝港、雙溪加株和裕廊島周圍地區加固新加坡的海岸線。

4 高海拔建築
新的開發項目,如大士港和樟宜機場的5號航站樓,將被建在海平面以上至少5米。
5 圍墾
新加坡正在德光島上建造第一個圍墾地。"圍墾 "是一個荷蘭術語,指的是從海里填出來的低洼地帶,用牆圍起來,保護土地不受海水侵蝕。該項目將於2022年完成。
極端天氣
新加坡管理大學氣候科學家 Winston Chow 說,溫度超過 35 攝氏度將是一種不舒服的體驗,因為濕度會放大熱不適。
雖然人類可以通過空調和遮蔭來適應這一點,但動植物卻不能。

溫暖的大氣還可以「保持」更多的水分——每升高 1 攝氏度,水分就會增加約7%。這會產生更強烈的降雨事件。
1 運河和排水溝
新加坡目前有大約8000公里的排水溝、河流和運河,必要時可以拓寬或加深。

2 防洪屏障
可以在發生山洪時迅速部署,以保護住宅和建築物。
3 雨水花園
通過過濾,幫助凈化流入排水系統的水。減緩進入排水系統的徑流速度。

4 綠色屋頂
屋頂植被可以捕捉雨水,利用蒸發和蒸騰作用,減少進入排水系統的徑流數量。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