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建築,其中,店屋的建築之美無疑是歷史彌新的典範,店屋顧名思義就是上層住人,下層經營的商鋪,它是新加坡最流行的一種本地建築風格,成排的迷人小屋單位,散發著濃郁的亞洲傳統和文化氣息,遠超出其他任何建築。
不同的風格融合
傳統店屋的門開在一樓,正面狹小,要穿過一個公共拱廊,俗稱五腳基。這種步行道貫穿整排店屋門前,如果店屋建在山上或者斜坡傷,則會有短短的台階。店屋有內部庭院和敞開的樓梯間,也有採光和通風用的天窗,為幽暗的室內空間帶來光明和新鮮空氣。

因建造年代不同,店屋展現的建築風格也各有不同。

新加坡店屋的設計經歷了多個歷史時期。

早期風格的店屋呈現出極簡主義,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到了後來的過渡時期和裝飾派藝術風格時期,則展示質樸的優雅風格和精簡的現代魅力。許多店屋立柱和拱門上本來喜歡裝飾華麗瓷磚和飾物,後來則選擇簡約的風格。

精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影響
因大膽使用色彩和花哨的瓷磚,並巧妙吸納中式、馬來式和歐式建築元素,晚期風格的店屋最引人注目。

您可以想像這樣一幅巧妙融合的畫面——中式的貼片中楣和蝠翼狀通風口,配搭以馬來式的木製回紋飾、法式的窗戶、葡萄牙式的百葉窗和古希臘科林斯柱式壁柱。

克拉碼頭 (Clarke Quay) 、 如切/加東 (Joo Chiat/Katong)、牛車水 (Chinatown) 和翡翠山 (Emerald Hill) 等鄰里都可以看到很多這樣優美的店屋。

店屋的功能
雖然被稱為店屋,但是這種商鋪當年卻是功能多多:在新加坡早期的歷史上,店屋是具有工具性功能的社會組成部分。很多業主利用一樓做生意,既可以當吃飯的地兒,還可以當小型修車鋪, 而把二樓留做家庭和私人住所。現代的店屋功能基本上沒變,可以是零售商店、食肆、辦公室及培訓室。

在店屋裡穿行肯定很有趣:窄窄的木樓梯與牆壁及屋頂之間呈對角線狀或直立狀的圓木柱子相得益彰;天花板上是成排的橫樑,支撐著屋頂。外面的房頂上則是比較醒目的橙色陶土瓦。這些陶土瓦因具有防火功能和其它抵抗惡劣天氣的性能而備受人們青睞。
店屋的價值
店屋的價值
店屋是不可複製的英國殖民時期保留下來的歷史性建築,因其特殊性,所以建築的樓面和外觀是不可更動的。新加坡市中心的店屋總共僅有約1,200棟,其中大部分約80%的店屋被房地產信託基金,銀行和財團持有,私人持有的數量非常有限,所以極其稀缺,可以說是商業投資的天花板。
店屋投資的優勢
01 外國人可購買商業店屋
新加坡作為投資者的天堂,其政治穩定、低稅收等因素吸引許多外國高凈值人士都前來置業。而在新加坡這個寸土為金的國家,外國人要擁有有地住宅,必須得到新加坡地管局的特別批准。但是若外國人想投資商業店屋,則沒有限制。

02 無須支付額外買房印花稅(ABSD)
凡想購買私人住宅的買家,除了是新加坡公民購買的第一套住宅,否則都需繳付額外買方印花稅。同樣的,這項措施只針對私人住宅,購買商業店屋則無需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

03 無需支付賣方印花稅(SSD)
根據規定,賣家若在購買私人住宅的三年內賣出房產,須支付賣方印花稅,稅率介於4%至12%。這個措施只實施於私人住宅,購買商業店屋的投資者則可自由轉賣,今天購買明天就能賣出,無需承擔高額的賣方印花稅。
04 市中心的店屋多處於黃金地段
新加坡店屋因是英國殖民時期就保留下來的建築,故位於市中心的店屋多是地處最黃金的地段,其中以萊佛士(Raffles Place)、克拉碼頭(Clarke Quay)、牛車水(Chinatown)、武吉士(Bugis)、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等地區,為最黃金的地理位置,且也是價格最高的地段。
05 店屋保值,增值潛能佳
從以下圖表可看到,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地區自2000年至2020年的店屋平均成交價每年節節攀升。從2000年的每平方尺$377,到2020年7月已升至每平方尺 $6,756 ,整整翻了1,792倍!

總結
新加坡保留性店屋因供應有限,且擁有很好的利潤空間,未來走勢備受看好。故若手上擁有充足的資金,且想找穩妥投資,新加坡的商業投資天花板——保留性店屋將會是您很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