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創傷性腦損傷而失去行走能力的楊丕彬(右一)用結合遊戲元素的新型機器復健,有趣的過程讓他更能堅持下去。新加坡蝶和公司醫療器械應用主任陳麗燕(左一)在為他調整機器。(蔡家增攝)
文 / 黎抒旋
新加坡一家復健中心引進新的物理治療設備,結合復健與遊戲功能,讓治療過程變得較有趣,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讓他們更能夠堅持下去完成療程。
4月22日正式投入運作的新加坡機器復健中心(Singapore Robotics Rehabilitation Centre)引進的這款物理治療設備,可協助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改善動作失能的狀態,重新鍛鍊步行、保持平衡等動作。
這套儀器由國際醫療科技企業蝶和公司(DIH Medical)設計與製造。公司員工說,這套設備很多機器的設計都以健身房器材為基礎,加上安全弔帶、扶手等,助病患支撐身體。
特別的是,它加入電子遊戲的元素,讓病患一邊復健,一邊玩遊戲。
例如,讓病患鍛鍊行走的仿跑步機設計使用了虛擬現實科技,讓人猶如置身於日常生活環境,並在其中活動,比如避開障礙物、改變行走速度等。
物理治療師可從病患的反應,對康復進度做出評估,並調整復健計劃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蝶和公司醫療器械應用主任陳麗燕受訪時說:「傳統的物理治療只鍛鍊動作,對病患而言可能是痛苦又冗長的過程。我們的機器添加一些小遊戲,讓他們既享受物理治療,又能堅持完成整個療程,直到完全康復。」
復健中心物理治療主任朱建成說:「我們引進各種機器,能為不同病患的各種需求服務。」
73歲的楊丕彬因為摔倒頭部受重創,造成創傷性腦損傷,失去行走的能力。
他的女兒楊綺嫻受訪時說,父親申訴傳統的物理治療很痛苦,因此很抗拒。他嘗試新的復健機器之後,覺得治療過程變得有趣多了,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