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病疫情為農曆七月實體歌台帶來了停辦兩年的危機,卻為一批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本地年輕歌台藝人帶來了契機。這批本土藝人不僅才華橫溢,當中不少還是理工生和大學畢業的專業人士。
在過去兩年的冠病疫情期間,歌台被迫從實體轉為線上歌台,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與觀眾見面,不過不少本地年輕歌台藝人也因此受到網民的注意。此外,由於疫情的關係,海外藝人無法來新加坡登台,這也為本地的年輕歌手帶來機會,讓他們浮出水面。
工程師歌台藝人林健輝 曾為付大學學費登台演唱
現年27歲的林健輝去年7月剛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畢業,目前在一家半導體公司當工程師。政府今年放寬防疫措施,允許歌台復辦後,他會趁著工余時間,在周末登台獻唱,至今也已經接了二十台。
他在2013年參加「校園Superstars」,擠進四強後打響了名氣,服完兵役後,開展了自己」半工半讀「的演藝事業。
他說,自己過去五年多都靠著自己唱歌的收入支付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疫情之前,每周有約四天在酒吧駐唱,之後才成為歌台歌手,為唱歌台還特地學唱老歌,當時月入曾有3000多元。

他坦言,冠病疫情暴發後,不能在酒吧駐唱,實體歌台也停辦,收入減少,只能靠著積蓄念完大學,堅持不向父母伸手要錢。如今實體歌台復辦,讓他更加珍惜每次演出的機會。
「疫情之後,大家都會更珍惜在舞台上演出的機會、每一位觀眾、每一次的掌聲和每一個歡呼聲。」
傳統的歌台藝人都喜歡穿者造型花俏、鑲滿亮片的服裝登台,不過,林健輝選擇以不同的風格出場,所挑選的歌曲也包含不同元素。
他在萬里工業區的一場歌台獻唱時,穿的是休閒的長袖上衣和長褲。
他認為,歌台要傳承下去,形式就要轉變,以吸引更多年輕觀眾,服裝無需花橋,歌曲也應該年輕化,甚至是唱英語歌曲。

理工生歌台藝人杜恩惠:直播歌台讓我有更多粉絲
不久前才過20歲生日的杜恩惠,年紀輕輕,但已有九年的歌台演出經驗。11歲就出道當「歌台童星」的她坦言,以前和當現在演出時的心情和態度截然不同。
「以前我還是個小孩子,唱歌是因為好玩,現在我覺得是要表演給觀眾看。」
她透露,在疫情期間參與網絡直播歌台演出後,社交媒體上的粉絲增加了,知名度也打響了,也讓她有更多演出機會。
「現在防疫措施放寬了,很多廟宇會請我們前去表演,因為有更多人認識我們。」
杜恩惠目前在理工學院學生,修讀活動策劃系,之後打算繼續讀大學。這個農曆七月,她已經接了約有十台。

台主:打算限制海外藝人人數 助本地新生代藝人「升級」
麗星娛樂製作總監陳志偉受訪時說,他在七年前就發現有這批年輕藝人將可能為歌台注入新血。
「疫情之前,總有一批海外藝人在本地登台,資深藝人也當然比年輕一輩的新人來得『紅』。不過,這兩年海外藝人無法前來新加坡登台,反而給了年輕的歌台藝人一個機會浮出水面。」
他指出,這些年輕藝人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批的粉絲群,線上歌台也讓上了年紀的觀眾更認識他們。
「疫情之前,我都會安排一些海外來賓登台,讓他們和本地藝人有機會進行交流,今年沒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歌台還沒有完全復甦,台數也沒有疫情前多,我們還是想把機會留給本地年輕藝人,希望這個農曆七月可以讓他們再往上推一級。」

過去兩年,本地歌台被迫從實體轉到線上,而海外藝人因為疫情,無法前來我國的攝影棚參與線上歌台演出,這為本地年輕歌台藝人帶來更多登台機會,提高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