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人都嚮往新加坡的生活,但繁榮的背後也有它的另一名。新加坡在別人的口中,還有一個別稱,叫「老人的地獄」,相信很多在新加坡生活一段時間的人都能發現,新加坡到處都有老人家在工作,無論是清潔類工作,還是服務類工作,都能看到他們的蹤影,甚至有很多超過70多歲的老人,也是如此。

當然,工作不代表著不快樂。可是卻有的老人儘管一把年紀,還是得偷搶東西,實在讓人感嘆。
早前,在新加坡巴剎專門針對小攤販行騙的老人被捉,這事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最近,又有一位64歲的老人出來偷東西,而且這次的對象還是比他要老的阿婆。
這事發生在前天上午,80多歲的阿婆早上買菜回家之後,有一個阿叔跟著她進電梯。當時阿叔先按了4樓,然後再按8樓,但是他一直都沒有出去。
後來阿婆問他為什麼不出去,言談之間,阿叔趁機就把阿婆頸上帶著的金鍊和吊墜都給扯下來,接著衝出去電梯。
阿婆說,當時她看到阿叔偷下項鍊之後,渾身都在發抖,估計阿叔也不是慣犯,然後阿婆還好心地跟他說,不用逃,逃不掉的,這裡有電眼,阿叔的行為都被記錄下來了。

阿婆還跟阿叔說,如果沒錢不用搶,自己願意給他。
好偉大的婆婆~~
可是阿叔還是逃走了,回家之後,阿婆告訴女兒這件事,於是她女兒就馬上報警,結果當天,阿叔就被逮捕了。
新加坡的退休年齡是62歲,顯然,這位阿叔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居然還要出來偷東西,這一現象不得不讓人感到心酸。也許大家會問,到底新加坡養老是怎樣的呢?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推行輕福利政策,政府認為歐美的高福利政策只會養出一批懶人,對嚴重依賴競爭力的小國新加坡不適用。政府不願為此背上養老的重擔。
在新加坡,最主要的養老保障為中央公積金體系(CPF)。CPF為強制儲蓄,為員工提供包括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綜合性的保障服務。
CPF一般分為3個帳戶。普通帳戶可用來購房、購買CPF保險、投資和子女教育;特別帳戶用於養老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保健帳戶則用於支付醫療費用。而一旦會員達到退休年齡,政府則會為其設立一個新的退休金帳戶,符合要求者可在65歲後按月領取退休金。

儘管聽起來這項保障已經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事實上,新加坡的養老體系規定相當嚴苛,而提供的保障也相當基礎。其中最有爭議的就是帳戶的最低存款額。根據規定,會員退休後帳戶須有16.1萬新元的最低存款額,才可以支取超出該額度的部分,且最多可以提取20%。此外,從2013年開始,規定要求在最低存款之上,保健儲蓄戶頭裡的存款也必須高於4.35萬新元。這就意味著,會員退休後,戶頭裡必須至少存有超過20萬新元的凍結資金,才可以從自己的戶頭裡提取剩餘的存款。
如果會員的帳戶餘額符合要求,在65歲後,每月便可以領取1200新元的退休金,一共可以領20年。如果餘額不夠,便一分錢都拿不到。這項規定對於很多低收入者是巨大的壓力。也因此,很多人不敢輕易退出職位。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政府就置老年人不顧,實際上,新加坡政府在近年來也制定了許多針對老年人的政策,因為新加坡正在快速邁向老齡化社會。

例如,新加坡的多數公車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每座組屋都為老人和兒童設立了活動區,還設立有食閣和公車站,屋主下樓就可以吃飯,而從家門口到車站均建有封頂的綠色廊道,方便居民雨天出行,這也大大減少了老年人滑倒事故。
2016年3月,新加坡政府又針對老年人推出了「幸福老齡化計劃」。在該計劃下,政府將投入30億新元,推動涵蓋醫藥保健、退休、就業、住屋和交通等12個領域的超過70項計劃。
但不管怎樣,生活就該隨遇而安,入鄉隨俗。雖然暫時不知道上述那位阿叔偷東西的初衷是什麼,但是偷東西就是不對,生活還得要靠踏踏實實地工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