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或其他

2019年09月04日   •   4959次閱讀

幾個月前,當我接到南洋學會邀請,為9月28日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海外華人文化和政治認同為題作主旨演講時,我處身的城市——香港——尚是安定繁榮,與新加坡同被譽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營商及移居城市。

大家所熟悉的香港——安定、繁榮、自由、富有創意。

想不到過不多時,六月風暴突起,示威群眾頻頻遊行,並且攘成暴亂,衝擊政府和警察,又鼓動罷工、罷市、罷課,阻塞交通,影響生計,使香港突然好像淪為滿地硝煙的戰場,成了一個躁動不寧的城市。

根據《立場新聞》報道,一群白衣人士7月21日晚上在元朗西地鐵站向市民及記者施襲,用木棒等武器圍毆市民記者。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9月2日中午在Facebook發帖,說「昨晚回到香港,因路上擁堵,花了三小時才回到家。見到路上指示牌被塗鴉,心中難過。」

(李曉穎攝)

9月2日夜晚,有大批香港市民到太子站獻花,防爆警察到場驅趕,又沖入人群中拘捕,噴辣椒水,施放催淚彈。現場不斷發生衝突。(李曉穎攝)

反觀新加坡,這些年來在穩定中持續發展,深受國際企業公司的青睞,在投資、營商、教育、創新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令躁動的香島嫉妒和羨慕。

外國旅客在機場被堵,回嗆:「好好找份工作,好好乾活吧。」

以當代情況而論,新加坡和香港的政治環境不同。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之後,透過學校和社區著意地培養年青人的國家意識,數十年下來,「新加坡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引以為傲者大不乏人;另一方面,香港則由1997年起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雖然實行「一國兩制」,但是屬於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部分人稱自己為「香港人」,也有一部分的人叫自己做「中國人」,更多的和更普遍的稱呼是「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在香港,「國民身份」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自從2014年反對「國民教育」運動開始,「國民教育」就被很多香港人看為親G政府的「洗腦」教育,備受各方批評。

然而,從歷史上來說,這兩個海島城市的興起,都有很多共同之處。最重要的是二者都經過英國長期殖民統治,而兩地的人口有大部分是來自中國南部的移民。新加坡於1819年開埠,由馬來半島南端的漁村小島,經過英國殖民政府的經營和開發,從中國和印度大量引入勞工,又開放港口,鼓勵通商,經過百年肇建,成為大英帝國在遠東的一顆燦爛耀眼的明珠。1963年,新加坡脫離英國,成為馬來聯邦的一員,1965年被逼脫離聯邦獨立,成為世界上幅員最小之一的獨立國家。

新加坡總統府,建於1869年,是當時殖民地總督府。

至於香港,則在中英鴉片戰爭(1840-1842年)開展之時,於1841年為英國軍隊占領,而鴉片戰後於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開放沿海五口,並且割讓香港。後來英國殖民統治勢力逐漸擴張至九龍半島(1860年)和新界鄉村地帶(1897年)。新加坡由1819年到1863年,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度過了144年,而香港由1842年至1997年,在英國統治下共過了155年。在後殖時間,這兩個城市和英國仍然保持著相當緊密的關係,在行政、教育、文化各方面明顯地仍然受到英國的影響。

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

本文擬從移民史及文化史的視角把英國殖民統治下困擾華人的兩個重要問題重新提出來思考一下。而挑起我的思緒者,正是近日香港城中的動亂躁動的海島。雖然這篇論文的緣起是出於對現實的關懷和憂慮,不過,我到底是個學歷史的,得從歷史談起。

1919年,在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大學舉行第三屆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其中一位獲授此項榮譽的,是來自另外一個英國殖民地新加坡的林文慶醫生。

右二穿西裝蓄鬚者為林文慶醫生,背景為晚晴園,是同盟會南洋總支部,也是孫中山在南洋的革命基地,有三次起義就是在晚晴園策劃的。

在林文慶醫生的答謝詞中,他讚揚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推崇儒家文化,認為其道德理想和人文精神都值得只著意栽培專家及技術人員的現代大學參考和借鏡。另一方面,他也強調香港大學作為英國精英文化的代表,向中國展示西方文化優美的一面,可以說是英國給中國的一份最佳禮物。與此同時,他也明確地表示他是英籍華人,支持英國在新加坡建立的殖民政府,並成為立法局委員,對「英皇華人」(King’s Chinese)的身份,一點不以為恥。對他來說,文化認同和政治取向並不構成矛盾。

本文就以林文慶的演講辭作為引子,以百年前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兩個英國殖民地新加坡和香港為背景,考察這兩個城市中的華人對政治和文化的看法及態度,包括兩地的「儒學/儒教運動」和對殖民政府造成威脅的政治騷亂在這兩個華人移民人口眾多的城市,經過了一段頗長時間的英國殖民統治,有認同英國的,嚮慕西方文化,但也心戀故國的和反殖思想的;更有在中西之間游移往返、取向及態度都比較複雜的一群。本文希望透過聚焦兩地幾位華人社會代表人物的分析,探討政治取向和文化認同的問題。文章的末了,我會回到當代的情況,作出個人的反思。

此文為梁元生教授演講摘要。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研究教授及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將在9月28日南洋學會2019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作題為「海島與大陸:試析近代新加坡、香港兩地華人的政治取向與文化認同」的主旨演講。

南洋學會,原名「中國南洋學會」,成立於1940年3月,是東南亞華人最早研究南洋課題的學術團體,由新馬一批南洋研究的中國學者姚楠、許雲樵、張禮千、郁達夫、劉士木、李長傅、韓槐准、關楚璞等創辦。學會主要出版《南洋學報》《南洋學會叢書》等,為學者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學會也舉辦各類學術演講和研討會,邀請對南洋文化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參加。

活動信息

活動標題:「東南亞華人與亞太新世紀」南洋學會成立80周年暨新加坡開埠200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活動時間:9月28日(周六)9:00-18:00

活動地點:217 Queen Street, Singapore 188548,中國文化中心4樓劇場

活動流程:

9am:來賓簽到,入座

9:30am:南洋學會會長陳榮照教授致開幕詞

9:40am:主賓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致辭

9:50am:主旨演講

「海島與大陸:試析近代新加坡、香港兩地華人的政治取向與文化認同」

主講:梁元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研究教授及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1am:第一場論壇:東南亞華人移民與信仰

新加坡清朝古墓/ 恆山亭研究

主講:丁荷生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許源泰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高級研究員)

從祖先到先人:新加坡的中元節和萬緣勝會

主講:蔡志祥(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從「化鄉」到建構「公民社會」:新馬徳教紫系與華人社會認同的演變

主講:陳景熙教授(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暨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1pm: 中午休息

1:45pm:第二場論壇: 東南亞華人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在東南亞的傳播

主講:王廷信教授(東南大學文化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中心主任)

緬甸華人戲劇發展概論

主講:石峻山博士(雪梨大學語言文化學院中國研究系講師)

後殖民時期馬來亞潮劇改革與新馬社會主義運動

主講:張倍瑜博士(澳門大學歷史系)

4pm:第三場論壇: 東南亞政治經濟

「一帶一路」倡議:地緣經濟與印度-太平洋地區之安防競爭

主講:李明江副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中國項目部主任)

「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南亞地區

主講:余虹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一帶一路」與中馬關係:機遇與挑戰?

主講:胡逸山博士(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 SIIA高級研究學者)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063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