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總理(左一)以行動黨秘書長身份7月11日凌晨召開記者會總結大選選情。(聯合早報)
作者 祥子
好多年後,很多新加坡人都還會記住2020年的710大選。
投票率高達95.63%,表示新加坡人的政治意識高漲,人們都珍惜自己手中的選票,用選票告訴執政黨:
我有話說!
疫情中舉行大選是我國前所未有的經驗,由於謹慎而全面的防範措施,使得許多投票站出現人龍,投票時間臨時延長兩個小時,雖然引起幾個政黨的不滿,但選舉局的當機立斷是正確的,否則許多選民排了隊卻投不了票,選民和政黨的怨氣更大。
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的61.24%的總體得票率,在世上很多議會民主國家的政府看來都會很羨慕。但是習慣於「強有力的委託「的人民行動黨,對這個成績,即使早有心理準備也不容易吞得下去。

(郭躍男製圖)
此次,行動黨多失去一個盛港集選區,選民隱藏在選票中的信息有待行動黨去解密。
這次的大選難免被視為選民對政府抗疫的表現評估,政府做得好不好,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此,三位在疫情風眼中的部長在選舉中的表現也是選戰的一個看點。
巧合的是,三位部長都是領導一個四人小組,人力部長楊莉明團隊在惹蘭勿剎的表現不錯,取得65.37%的選票。雖然比她上一屆67%略差,但這似乎顯示,她的人氣好像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可能要氣死那些整天在網上嚷嚷要她辭職謝罪的網民。

惹蘭勿剎行動黨團隊(左一):王志豪、楊莉明、潘麗萍和文禮佳博士。(聯合早報)
聯合領導抗疫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領軍在馬西嶺—油池四人集選區的表現也不錯,取得63.18%的選票。楊、黃二位部長的表現都優於行動黨的整體得票率。

黃循財7月10日在投票站外與選民互動。(海峽時報)
另一位領導抗疫的衛生部長顏金勇的四人團隊,在蔡厝港只得58.64%,得票率慘跌(上屆為76.89%),也許可以解讀為他的對手較強,是反對黨中的新興力量新加坡前進黨。

衛生部長顏金勇。(新明日報)
總理公署部長黃志明成為這一輪藍潮澎拜中折損的一員年輕大將,是這次大選的一個意外。工人黨靠生口生臉的兩男兩女年輕組合,給工人黨帶來一個新的突破,像是工人黨的秘密武器。

總理公署部長兼盛港行動黨團隊候選人黃志明(中)。(聯合早報)
經濟學者林志蔚在電視辯論中舌戰外交部長維文,有一槌(工人黨的鐵槌)定江山的效果。再加上黨內26歲的辣妹辣玉莎,因被爆有作種族性言論的前科,卻可能因禍得福,給工人黨製造了underdog的弱者形象,得到不少同情。

工人黨勝選的盛港團隊候選人(左起):林志蔚、辣玉莎、蔡慶威。(海峽時報)
因此,黃志明敗走盛港,非戰之罪,只怪他運氣不好。
陳清木的新加坡前進黨派出24個候選人,可惜有氣勢沒運勢,結果全軍覆沒。他的五人組合攻打西海岸,萬眾矚目,還是被行動黨的兩位部長易華仁與李智陞領軍的組合攔下,以高票落選,48.31%的得票率卻給他們贏得進國會的兩張入門券。

7月11日凌晨,陳清木醫生以黨魁身份召開前進黨記者會。(聯合早報)
前進黨得到的兩個非選區議席,跟當選議員一樣有表決權,陳清木在行動黨旗下當過二十多年的議員,也許視非選區議席為「嗟來之物「,不屑一顧。
但對他的隊友而言,這是堂堂正正進國會刷存在感的好機會。今後國會中多了一個新的反對黨,也是新加坡民主的進步。

民主黨黨魁徐順全在大選成績出爐後接受媒體訪問。(聯合早報)
民主黨黨魁徐順全自1992年參加馬林百列集選區補選以來,便成了三屆大選的常客。他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次在武吉巴督取得他歷來的最好成績45.2%的選票,他敗選後承諾會再回來,這句話我們可以相信。
少了徐順全的大選,還像大選嗎?願他好好保重,下次一定再來。 破天荒的網絡選舉看點不少,話題不缺。工人黨又再取得突破,也算是彌補了該黨支持者無法在群眾大會搖旗吶喊、敲鑼打鼓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