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了一段時間的新加坡升濤灣豪宅區(Sentosa Cove)在今年5月至6月期間完成了幾宗交易,其中還包括一棟洋房易手。

升濤灣的發展商城市發展集團(CDL)打算將在升濤灣的濱水住宅區出售,近年來這些項目一直是以出租為主。
這是發展商不得已而為之,是由於新加坡當地的房地產市場疲軟,升濤灣的交易也相對減少,價格下滑所致。
自2010年升濤灣交易出現過一次峰值以來,它的銷售業績與新加坡市區黃金地段的公寓銷量業績相比呈明顯差距。去年新加坡《商務時報》的一份研究顯示,2018年新加坡黃金地段第9區(烏節路)與10區(東陵/荷蘭村)非擁有地私宅項目的平均售價均比升濤灣地區高出77%。

而升濤灣的情況是這樣的,初期前景一片光明,當局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來建設這裡。土地先是被開墾,然後挖掘,分成一個個小島和運河連接。這個項目通過精心的規劃,被定位為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綜合性海濱住宅區之一。
項目也在海外大力推廣,為了能吸引高凈值人士和國際人才投資新加坡,升濤灣被制定為一個特殊區域,這裡是唯一可供外籍人士購買的擁有地住宅項目。
這一舉措被視為升濤灣將成為世界富人和名流的度假勝地,大批外國買家蜂擁而至,然而正如新加坡政府對升濤灣的成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一樣,同時它的一些行為也被視為扼殺了升濤灣的房產市場地位。

首先是,在全球危機過後的低利率環境下推動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反彈後,政府推出了降溫措施。為了阻止過多外國資金流入當地房地產市場,防止泡沫,政府一再提高了額外買家印花稅,對新加坡住在物業的外國買家徵收從10%到目前的20%的高稅率。
另外一個問題是,升濤灣私人有限公司(Sentosa Cove Pte Ltd)在2008年出售了最後一塊大型用地後,逐漸減少了該地區的推廣活動。從那時起,升濤灣在國際購房者眼中的品牌地位逐步減退。包括它99年地契也是壓低價格的其中一個原因。

升濤灣的未來展望
如果新加坡政府能取消或減少對外國賣家的額外買家印花稅,那麼那些被困住的發展商一定是求之不得,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幾乎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升濤灣的房地產市場復甦是有一些潛在催化劑的存在,比如聖淘沙名勝世界的擴展計劃和即將到來的南部濱水地區(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計劃。還有就是新加坡吉寶置地(Keppel Land)在此地開發的項目可以再次帶動升濤灣房地產市場。
如果新加坡政府考慮將升濤灣納入吸引新加坡投資的項目之一,或許對升濤灣會產生一些列的推動作用。
渴望在新加坡建立基地和在這裡擴展的企業,往往傾向於在新加坡擁有自己的家園。
例如上周,轟動一時的戴森創始人詹姆士戴森在新加坡置7千多萬新元豪宅,就是因為他即將把集團總部遷移來此,故此在新加坡斥巨資置豪宅。
還可能會有其他高凈值投資者更青睞於升濤灣這樣的優質住宅,它瀕臨新加坡著名景區聖淘沙,優越的生活環境,方便的地理位置都是它的買點。
升濤灣最重要的是要再次提高它的知名度,作為吸引外資為買點,並將其宣傳為」世界上最令人嚮往的住宅「項目,來增強升濤灣的競爭力度,促進更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