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創意科學獎今年增設新獎項組別

馬炎慶為達敏恩(右)和弟弟達諾恩(中)頒發可持續發展獎項。(圖:蔡依玲)

由新加坡科學中心和索尼聯合舉辦的索尼創意科學獎今年增設了可持續發展獎項組別,鼓勵參賽者為環保盡一份力。
索尼創意科學獎是本地規模最大的年度玩具製作比賽。自1998年創辦至今,已收到超過八萬個學生的參賽作品。這項比賽讓小學生通過科學的原理,製作符合主題的玩具。
今年有28個作品從3500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新加坡科學中心館長林直明副教授說,希望通過這個比賽,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樂趣,並從一次次的挫折中培養他們的耐力,讓他們了解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此外,除了以往的兩個獎項組別,Junior WhizKid 和 WhizKid,今年的索尼創意科學獎也增設了可持續發展獎項組別,以表揚那些使用可回收材料製作出玩具的參賽者。
林直明表示,小朋友是地球未來的主人翁,因此應該從小就灌輸他們保護地球環境和生態的重要性。
林直明說:「就是也要讓我們的小朋友說,不要把玩具當成買了就丟。因為以前這種消費主義造成了很多的環境破壞。所以從這個項目裡面,我們就看到小朋友怎麼去再循環,或者重新把一些物件,家裡普通有的,甚至他們學校用的一些文具等等,從新給他們一個新的用途。」

達敏恩(右)和弟弟達諾恩(左)向到場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圖:蔡依玲)
來自公立培群學校的達敏恩和她的弟弟達諾恩一起製作的玩具模型就獲得了可持續發展獎項。名為「綠意迷宮」(The Green Maze)的玩具使用可回收材料,例如:冰淇淋棒和紙盒來製作出跟環保課題相關的玩具。
12歲的達敏恩表示,今年是她第六次參加這項比賽,並在過程中跟弟弟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強項來完善這個作品。
達敏恩說:「我們在製作這個玩具的時候,我們就是要經常上網去查一些關於環保的知識,然後也去網上去想一下我們可以為環保做一些什麼。」
除了小學生,64名教師也分別獲得「藍絲帶」(Blue Ribbon Award)和「鑽石」(Diamond Award)獎項,肯定他們一直以來在學校推廣索尼創意科學獎項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