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夫婦將兩個月大的女兒虐待致死,雙雙被判入獄。
31 歲母親沈靚秀因系統性虐待兩個月大女兒致其死亡,被判入獄 8 年;34 歲父親白偉健因長期默許暴力並協助隱瞞真相,被判 7 年監禁。
法庭揭露,女嬰從出生起便淪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 58 天短暫生命中遭受持續虐待。

暴力循環:從出生到死亡的致命軌跡
白雨萱出生僅兩周即開始遭受身體虐待。母親曾掌摑、拉扯並咬女嬰的左手臂,還將她用力丟進嬰兒床。
夫妻間的簡訊記錄顯示,母親沈靚秀曾坦言:"設置全家福頭像會讓我更想打她",父親白偉健則回應:"不要讓她骨折就好"。
屍檢報告證實,女嬰全身布滿新舊傷痕,包括癒合中的骨折和最終導致死亡的顱骨骨折。
致命瞬間與謊言編織
2023 年 1 月 8 日,沈靚秀因女兒弄髒衣物情緒失控,將其用力拋向嬰兒床致其頭部重傷。
父親隔天早上為她洗澡後,發現她毫無反應,於是召來救護車,將她送入邱德拔醫院急救。
院方發現女嬰鼻孔有血漬,沒有脈搏;X光顯示她的左肺萎陷並伴有積液,左上臂畸形。
女嬰過後被送往竹腳婦幼醫院,但她對任何刺激都毫無反應,並出現嚴重腦損傷跡象。她在同年1月13日被宣布腦死。
醫生在治療期間發現女嬰身上有多處舊傷,包括已康復的肋骨和左上臂骨折。驗屍報告也發現,女嬰顱骨骨折,腦部周圍出血,多處受傷。
她的父母為了掩蓋罪行還一度撒謊,聲稱是男被告為她洗澡時不小心摔了她。
檢方在庭上念出兩人的手機簡訊內容顯示,男被告一直都知道女被告虐待女兒。
控方指出,這種系統性暴力 "徹底違背了父母的天然保護義務"。
司法嚴懲與社會警示
法官迪達星吉爾在量刑時強調:"母親本應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但此案中卻成為施暴者。"
儘管考慮到沈靚秀患有產後抑鬱症,仍維持 8 年監禁的判決。
白偉健因 "選擇性失明" 的共犯角色被判 7 年,法官指出其 "默許暴力的行為等同於參與犯罪"。
兒童保護體系漏洞凸顯
此案暴露出多重社會問題:新生兒家訪制度未能發現早期虐待跡象,社區對 "家庭隱私" 的過度尊重延誤干預,夫妻雙方心理健康隱患未獲及時疏導。
新加坡兒童協會表示,將推動修訂《兒童與青少年法令》,建立強制心理評估和跨部門預警機制。
這起案件引發全國對家庭內部暴力的深刻反思。
正如兒童保護專家所言:"當本應最安全的家庭成為暴力滋生地,整個社會都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新加坡正以這起悲劇為鑑,重新構建兒童保護的 "安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