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屬於中歐,素有「歐洲屋脊」之稱。全國劃分為26個州。瑞士北面德國,西面法國,南南是義大利,東邊鄰居為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瑞士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由於瑞士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世界公園「的美譽;首都伯爾尼是瑞士聯邦政府所在地。

瑞士歷史上曾經有僱傭兵的制度,後來,才改為採取武裝中立政策,因此,瑞士在國際上它的中立歷史十分悠久,並且是一個永久中立國。值得一提的是,從1815年後,瑞士從未捲入過任何局部戰爭或國際戰爭(其中包括一戰和二戰),但瑞士仍然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再加上瑞士山清水美,所以,很多的全球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有人戲說,瑞士有點像一個「小聯合國」。
瑞士國際組織總部(或機構)包括: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氣象組織、國際勞工組織、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聯合國開發署、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世界貿易組織、日內瓦裁軍談判、歐洲核研究中心、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國際教育局、歐洲移民委員會、各國議會聯盟、世界工會聯合會、世界宗教理事會、國際民防組織、國際警察協會等。
新加坡屬於東南亞,號稱城市國家,別稱為獅城。新加坡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的數島。 歷史上,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新加坡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占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新加坡尤其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一世,成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屬於已開發國家。據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瑞士與新加坡的國土面積(人口)對比:瑞士國土面積為41285平方公里,人口為851萬;而新加坡國土面積724平方公里,人口563萬。——可見,瑞士無論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遠大於新加坡。需要提醒的是,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國土缺乏戰略性縱深。而阿爾卑斯山小國瑞士,其國土山地面積就占了60%。
一、瑞士與新加坡語言及文化對比
瑞士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由於地理位置居幾個歐洲主要文化體的交叉中心,因此其在語言及文化上受到很大影響。瑞士竟然劃分為4個語區、2大宗教(天主教與新教)和26個邦州。

其中,德語區的口頭語言被稱為「瑞士德語」及「瑞士法語」。四個語區的所占比例分別為:德語區64%(大約460 萬人),法語區20%(大約150 萬人),義大利語區6.5%(約50 萬人)及羅曼語區0.5%(約3.5 萬人)。聯邦議會備有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三語同步翻譯。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擁有4種官方語言,分別是:馬來語、華語、英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憲法》明文規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當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由於新加坡種族多、語言雜,四大族群中,沒有一種語言超過半數,且選擇任何一族語言做為主要語言,均會引起他族的不滿。英語因為有超過半數的各族人能夠聽懂的,比較容易為各族人所接受。
二、瑞士與新加坡的經濟總量對比
在GDP經濟總量方面,2019年瑞士創造了7075.7億美元GDP總量(IMF)。瑞士2019年人均GDP約為82358美元(IMF);

新加坡2019年GDP為 3728.1億(全球排名36位), 新加坡人均GDP為64229美元。瑞士的GDP比新加坡多出3347億美元,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為2.17萬億,比新加坡幾乎多出一個哥倫比亞的經濟量能(2019年為3366億美元)。
另外,瑞士的人均GDP也比新加坡高出1.28倍,看來,瑞士遠比新加坡富裕的多。
在世界銀行人均GDP排名中,1.盧森堡,2、中國澳門、3、瑞士、4、愛爾蘭、5、挪威,6、冰島,7、美國,8、新加坡,9、卡達,10、丹麥。可見,瑞士數據遠高於新加坡。
三、瑞士與新加坡在競爭力的對比
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的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這份覆蓋全球144個經濟體的報告中,瑞士竟然連續九年獨占鰲頭,排名全球第一。
《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官網上發布了全球131個經濟體的創新能力排名。《報告》顯示,瑞士再次成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排名第一,其次為瑞典、美國。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在專利申請量和風險資本交易方面都有進步,驚人地連續10年保持全球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而瑞典憑藉紮實的人力資本和研究體系,加之創新企業的成熟市場,連續兩年占據第2位。
《新聞周刊》聯合BAV集團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共同進行,評選出了2020年全球最佳國家。該項調查結果基於36個國家20000多名受訪者參與,包括美洲、歐洲、亞洲、中東和非洲,參與者被要求對70個國家進行打分,按9大項進行附屬排名,最終根據附屬排名綜合為整體排名。

這9大項附屬排名分別為:企業精神(17.87%);居民生活水平(16.77%);公民權利(15.88%);新興經濟推動力(14.36%);文化影響力(12.96%);商業友好度(11.08%);國家實力(7.95%);旅遊吸引力(2%);歷史遺產(1.13%)。在2020年的全球最佳國家排名中,名列榜首的是瑞士,日本位居全球第三。
瑞士智庫「世界經濟論壇」2013年公布了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排行榜。瑞士再次蟬聯首位,新加坡排名第十。2020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的世界競爭力中心公布的2020年報告顯示,新加坡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四、瑞士與新加坡優勢產業對比
瑞士在全球擁有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比如瑞士擁有享譽世界的雀巢(全球最大的食品商)、瑞士維多(是世界最大的獨立原油貿易公司,這是一家私人合夥制企業)、嘉能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貢沃爾(全球十大大宗商品貿易公司之一)、托克(全球十大大宗商品貿易公司之一)、諾華(全球三大藥企之一)、羅氏(在國際健康事業領域位居世界領先地位)、ABB(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公司)、摩科瑞(全球五大石油貿易商之一)。
同時還有瑞士德科(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聞名遐邇的瑞銀集團(瑞士銀行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銀行)、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世界領先地位、國際公認從事金融保險服務的全球性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全球第五大財團,瑞士第二大的銀行)、百樂嘉利寶(全球領先的優質可可和巧克力生產商)、瑞士再保險(世界四大再保險公司)。瑞士國家雖小,但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瑞士擁有許多享譽世界的經濟巨頭:
瑞士巨頭之一:雀巢。在中國家喻戶曉,1867年創辦,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湖畔的韋威(Vevey),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公司起源於瑞士,最初是以生產嬰兒食品起家,以生產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聞名遐邇。值得一提的是,雲南思茅是雀巢公司小粒種咖啡(最高品質咖啡)供應基地之一。為了打造這個基地,雀巢已經在這個地方奮鬥了17年。2018年5月,瑞士咖啡巨頭雀巢以71.5億美元收購了大名鼎鼎的星巴克零售咖啡業務。

瑞士巨頭之二:維多集團(Vitol Group)。是全球最大的私營公司之一,總部位於瑞士,是世界最大的私人合夥制獨立原油貿易公司。維多的業務曾經是samsung(韓國三星集團)的24倍多,令人驚奇的是其雇員卻只有韓國samsung的百分之一(全球雇員5000人左右)。
維多最神通廣大的是,該公司能夠讓ISIS的石油賣到美國。據維多集團提供的業績數據,早在2012年它的營業收入就達到驚人的3,030億美元(營業收入最多的私人公司),如果按銷售收入計算,它當時是世界最大的私人企業,甚至超過了同樣是私企巨頭的嘉吉公司和科氏工業集團。假如維多能夠上市交易,它的營業收入將在2012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列第7位,尤其是領先於著名的雪佛龍(Chevron)和豐田(Toyota)。
瑞士巨頭之三:諾華(Novartis)。是全球聞名遐邇的醫藥健康行業的跨國企業諾華集團,全球三大藥企之一, 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2013年,瑞士諾華曾經連續第三年蟬聯《財富》雜誌全球最受尊敬公司製藥行業首位。
諾華集團擁有多元化的業務組合,涵蓋創新專利藥、眼科保健、非專利藥、消費者保健和疫苗及診斷等多個領域,令人敬佩的是,它在所有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位置。
瑞士巨頭之四:羅氏公司。處於國際健康事業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羅氏的業務範圍主要包括:藥品、醫療診斷、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香精香料等四個領域。
羅氏的科學家三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羅氏巴塞爾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和美國的基因研究中心在國際醫藥界享有極高的聲譽。
維生素和精細化工是羅氏的第三大業務。羅氏是世界上最大的維生素和胡蘿蔔素產品生產商,羅氏早在1934年就成功地以工業法合成了維生素C。著名的產品有:希羅達、特羅凱、羅蓋全、驍悉、羅氏芬、赫賽汀、安維汀、美羅華等

羅氏成功地收購了一些著名的全球大醫藥公司,其中包括:收購了美國最先進的生物工程公司基因技術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加強了羅氏在基因工程這個醫藥工業最尖端領域裡的領先地位; 收購了尼古拉斯公司的非處方藥品部門和費森斯公司,讓羅氏成為歐洲非處方藥品市場中占有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 收購了辛太克斯醫藥公司,讓羅氏在抗感染和器官移植藥物方面實力大增。 羅氏和日本中外製藥公司宣布聯手成立一個領先的以研究為導向的日本製藥公司,位列世界第2大藥品銷售市場。
羅氏從1968年設立醫療診斷部門後,就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1994年,羅氏的生物醫學實驗室與美國全國健康實驗室合併,成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臨床醫學實驗室組織——美國實驗室組織,其中羅氏擁有其49.9%的股份。
瑞士巨頭之五:ABB集團。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ABB發明及製造了眾多產品和技術,其中包括:全球第一套三相輸電系統、世界上第一台自冷式變壓器、高壓直流輸電技術和第一台電動工業機器人,並率先投入商業應用。
1907年ABB曾經向中國提供了第一台蒸汽鍋爐。中國目前已經成為ABB全球第一大市場。早在2003年,ABB在《財富》及雅虎等媒體聯合進行的調查中被評為中國10佳"卓越僱主"。在《2006全國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中,當選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企業。
ABB在中國參與了眾多著名的國家重點項目的建設,比如:三峽電站建設和輸配電工程、南水北調工程、青藏鐵路、北京奧運工程中的首都國際機場的改擴建項目、變電站項目、輕軌項目等。ABB還為亞洲最大的石化項目-上海賽科、廣州地鐵、上海地鐵、上海通用汽車、寶鋼等眾多客戶提供了可靠的電力或自動化技術解決方案。
瑞士巨頭之六:嘉能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商。嘉能可曾經成為倫敦證券交易所有史以來市值最大的公司,與必和必拓、力拓、皇家荷蘭殼牌公司一起,被列入富時100指數。與銀行業大名鼎鼎的高盛集團一樣,在實物交易世界,公司的性質為私營合夥公司的全球最大公司。作為一家營業額高於雀巢、諾華製藥和瑞銀的公司,其生意網絡遍及40個國家,擁有2000多名交易員、律師、會計師和其他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