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不知道18歲時的你正在做什麼呢?
準備留學考試?準備升入大學?準備計劃自己的未來?
新加坡有一位學霸,她不僅克服了厭食症,還將自己的治療過程記錄下來出書了……

曾患厭食症的黃歡妍出書分享康復過程,寫書分享自己如何克服厭食症,希望以自制的插圖和筆記,提高公眾對這個心理疾病的認識,提醒年輕人要「愛自己」。(來源:聯合早報;曾美玲攝)
這名剛在萊佛士書院完成高中教育的學生黃歡妍(18歲)今天回校領取A水準成績,考獲六個特優的佳績。或許旁人難把這名開朗女生與厭食症做聯想,但如她想要傳達的,厭食症是能找上任何人的心理疾病。
她說:「出這本書也是希望消除人們對心理疾病的偏見,及早尋求幫助。」
黃歡妍在萊佛士女中念書時,體重一度在幾個月內銳減。教師發現後安排她見學校輔導員,後來轉介到醫院。原本只須定期複診,但由於體重未恢復到理想水平,醫生安排她在學校假期時住院,以幫助她恢復飲食規律,監督她的健康。
在治療期間,她深深感受到了家人與朋友對她的關懷。「我的好朋友擔心我會猝死,第一次在我面前哭。家人也一直都為我的身體健康而擔憂,想方設法地幫助我調養。因為她們的鼓勵和幫助,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好起來。」

黃歡妍說,導致厭食症的因素往往不是單一的。或許是受社交媒體的影響,當時她也有喜歡的一些韓國明星,因此她會留意相關報道,有時會接觸到關於減肥的內容。
厭食症不僅影響了她的健康,導致掉發、頭暈等,也影響她的社交生活。「我不想約朋友出去,情緒也更敏感。直到康復後,我才終於找回失去的友誼,心情也開朗許多。」
母親給予她的支持是功不可沒的。母親陪她吃飯聊天,不讓她產生好像有人在「盯著」她吃飯的反感。黃歡妍的母親說,希望其他有相同情況的患者們的父母能明白這是個病症,不要隨意指責孩子。

借作品傳遞正能量
升上萊院高中部後,她參與學校的友伴輔助項目,學習輔導技巧並推廣心理健康,還曾在學校和圖書館辦的分享會介紹她的作品。
在萊院的社區計劃基金和國大醫院的資助下,她創作的書Brave Girl not Eating已印製1000多本,部分會供國大醫院籌款,用來支持心理健康相關項目。20多本也陳列在各個圖書館。

能藉由作品引起人們對厭食症的關注,並傳遞正能量,黃歡妍覺得這很有意義。她想告訴其他有相似病症或正在為其他問題而煩惱的青少年們:「不要害怕別人怎麼看你,每個人的看法都是客觀的,他們所說的不能代表全部的你,更不能代表你的思想。你要學會接受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正因自己的不完美才讓你更獨特。」
黃歡妍說,她接下來的打算是朝腦科學或心理學方面發展,有意報讀耶魯-國大和杜克-國大的雙學位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