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個班級裡面
有男生有女生
已經是習以為常的情景了

椰子就是從幼兒園
小學,初中到高中
一直都是男女混校過來的




從小到大,都覺得男女混校
不就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這麼多年過來了
班裡面有男生有女生
感覺也蠻好的~
然而,走出國門才知道
在新加坡這個小紅點上
竟然有這麼多的男校,女校
而且還都是不易進的名校

新加坡前20的中學裡面
大多數都是純男校或純女校
混校不多
男校包括華中、維多利亞
公教、萊佛士書院和英華等

女校包括美以美、南洋
萊佛士、四德女子
新加坡女子和聖尼格拉等

哪些就讓人好奇了
為啥新加坡要設立這麼多
男女分校呢?
其實,男女分校在國際上
一直是一個
充滿爭議的話題
新加坡男女分校
新加坡的初級學院是混校的
但是中學有許多是單性學校
而且通常比較有名氣

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
去讀男女分校的中學或者小學
但是,實施男女分校的
原因有這些
提高學業成績
男女分校在中學階段
更容易使得孩子
在學習上集中精力

對晚熟的男生
男校更容易讓孩子
在單一的環境中
建立信心和成長
多項研究結果都
支持了這個觀點
2002年英國國度
教育基礎基金會針對2954所
高中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
男女分校的學生成績要
明顯優於男女混校

2009年英國統一初中
畢業考試(GCSE)中
獲得A+和A(評分從A到U不等)的學生
人數最多學校的排名中
前十名幾乎都是男女分校
在前50名中也占了80%

韓國影響力最大的媒體《朝鮮日報》
於2009年首次公布了韓國高考
「大學學術能力測試」的各校排行榜
在對1217所文科高中學生的語文
數理和外語成績進行比較時
發現男女分校學生平均分
比混校高出12到14分
文科高中前100名的學校中
只有31所是混校
剩下的近7成是男女分校

澳大利亞教育研究委員會(ACER)
2000年發表的一項
耗時六年的調查結果顯示
男女分校的學生比混校的
學生成績好15~22%
並且更喜歡學習
生活態度更積極
對學校的信任度也更高
更好的適應男女性別差異
男女分校
能夠提供最適合男生
女生的教育
很多腦科學家證明
男女的大腦結構有差異
男性的大腦善於
理解邏輯和空間信息
女性的大腦則擅長
理解情感和語言

此外男性和女性
的記憶方法
畫面理解能力
情感處理方法也不一同

這些差異導致了
男生和女生在感興趣
的科目、行為舉止
學習速度、對待教師的方式
與朋友的相處方式都不一樣
不需要在意異性的看法
女生也能當團隊里的指導者
在體育活動和理科實驗中
能夠更加活躍

跟男女混校的學校相比
戀愛方面的煩惱更少
可以討論一些女生僅有
或者男生僅有的話題
同性老師更容易成為學生的
榜樣和典範

不害怕在異性面前丟臉
勇於回答問題
不需要過度在意容貌和打扮
更容易集中精神
另外的一些觀點
當然,也有人指出了
男女分校的一些
固有的缺點
不能吸收異性思維方式
做項目時容易
思維方式單一

缺少不同角度的
異性思維方式
不利於培養與異性交流能力
在長期缺乏
異性的環境里
男女分校的學生
遇到異性容易緊張
不能較好的把握
男女交往的尺度
從而去結交
很好的異性朋友

一些從男女分校出來的學生
可能特別好奇
反而過早陷入感情

由於缺乏對異性
交往的經驗
有時候不能很好的
選擇配偶
網友怎麼看
網友一
「學生階段
學業是最重要的
男女混校容易分心
所以支持男女分校」

網友二
「混校好吧,人終究是
要走入社會的」

網友三:
"我的優先級是
先看學校好壞
再看是否是宗教學校
再看單校還是混校"
結語
無視學生個體
能力差異的話
男女分校更利於
集中精力學習

混校則擅於
培養與異性的溝通能力

不過擇校時
還是要充分考慮孩子
自身的特性和願望
選擇最適合他的學校
始終是最重要的~
各位家長怎麼看?
一起在留言區討論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