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一種舒服賺錢的工作——
不用通勤,不租場地,不需看眼色,沒有辦公室政治,不用夫妻雙方一人請辭在家帶孩子,隨時隨地累了就下班……
估計椰友平時都光顧過,那些在新加坡組屋裡發生的「居家生意」(Home Based Business)。

圖源:istock
新加坡組屋能做哪些生意?
居家生意,如字面意思就是「在家做生意」。
新加坡政府特別放寬條款,允許一部分人申請將自己住的組屋,同時可用於做一些小本生意。
也就是說,沒房的人在新加坡開店要租場地,但有房的新加坡人可以在家開店,門檻更低,從起跑線上就省下一筆租賃費。

圖源:today online | 示意
不過,不是所有行業生意都能在家進行。
新加坡的居家生意主要有哪些?
最常見的應該要屬烘焙生意,逢年過節訂單暴漲50%。
比如新加坡公共假期、回教徒的傳統節日開齋節(Hari Raya),餅乾作為節禮堪稱剛需。下面這種罐裝餅乾乍一看跟市場上賣的沒啥區別。↓

實際上是人家在家自己做的。↓

只要有個攪拌機、烤箱,買點巧克力自己融一融↓




這小餅乾就能裝盒裝桶賣了。↓

以上未標註圖源:cna
除了餅乾,新加坡烘焙界中,「家庭手工製作」已經是塊金字招牌,烘焙居家生意經過多年經營已經具有行業規模,啥都有得賣。
賣手工吐司↓

圖源:@bakingwithgina
賣馬來傳統糕粿kuehs↓

圖源:@gabdominic_kuehstry
賣蛋糕↓

圖源:@dee_bakes
到了今年,非常保守地估計新加坡本地少說也有數千家,或者說數千戶居家烘焙生意。
在組屋除了能做烘焙,如果你家住在一樓,開窗掛個招牌就能賣咖啡,得天獨厚的「隨取隨走」的優勢。
想想麥某勞想要這種便利還得專門建一個↓


下面這位就是在家賣咖啡的。
就在前一兩年,他把窗子打開,掛上了招牌,從此開始賣咖啡。
原本這位店主自己也有工作,起初是下班了再營業,逢周五六日或者有空的時候。「店面」從外面經過看是這樣的↓

圖源:Izza Sofia
實際上裡面是這樣的。↓

圖源:Zachary Tang/HungryGoWhere
由於生意好,他們已經開始夫妻檔全職生意。
組屋家裡賣咖啡,成本也很低,有台咖啡機,入點咖啡豆,勤奮點網上看咖啡製作教程,有追求的學下拉花,在家生意從朋友做起......也是前途無量。
就算不在一樓,不賣咖啡,只要你有個組屋的家,你想賣其他手作飲料都可以。
曾有外賣小哥接到一單,就是從十幾樓的某個住戶家中拿飲料。
到外賣平台掛個號,門口貼個小廣告,外賣騎手就知道自己真的沒找錯地方。
「店主」甚至連門都不用開,伸個手就成一單。
這個外賣小哥也很興奮,他說自己第一次到組屋拿外賣,感覺還挺奇妙~
事實上,組屋能做的生意有很多。只要你家有廚房,就能開餐館。↓

不想做餐飲業也行。
只要有頭髮推子、鏡子、椅子,就能開理髮店。↓

只要有工具,就能開個自行車修理店。↓

圖源:陳欽亮
除了上述提到的行業,在新加坡有個組屋的家,你還能開補習班、開裁縫店、開網店、做美甲、賣肥皂......
新加坡的「居家生意」越做越專業,甚至還有非官方的年度評比。


為什麼新加坡居家生意能長久? 新加坡
在組屋做鄰里或熟客生意,沒有地段要求,也不用承擔每月固定的高昂租金壓力......服務定價一般比市場便宜。
如果價格便宜,服務質量不比市場差,還離家近,那麼組屋生意就有了不可小覷的市場競爭力。

圖源:海峽時報 |
曾經2021年還火過的鄰里代購,家裡自提
但也有的人好奇,其他什麼美甲補衣服就算了,例如餐飲、烘焙蛋糕等這類——
涉及到食品安全,怎麼會有人想去吃?「小作坊」的飯菜,不會不安全麼?
別說還真有人專門做過一次實驗,對「居家餐飲生意」以及隨機外賣食物進行大腸桿菌數量測試(ENTEROBACTERIACEAE COUNT)。
這是從某棟組屋點的:提拉米蘇,炒飯,椰漿飯,咖喱雞等。

這一份是隨機叫的同款外賣↓

最後結果驚人:
居家生意的跟外賣的大腸桿菌數都小於10的食物有炒飯、咖喱雞。

以上未標註圖源:cna
但是椰漿飯,居家生意做的大腸桿菌數量35,外賣1.1萬。
提拉米蘇,居家生意的大腸桿菌數量1900,而門店買的小於10。
據專家解釋,這種斷崖式差距取決於食物做好以後的儲存方式。比如提拉米蘇在家做好後,可能是放在家用冰箱儲存,和生鮮熟食一起放。而椰漿飯,居家生意有一餐賣一餐,門店因為量大,配菜做好後放置時間一般更久。

圖源:seedly
因此,新加坡的「小作坊」生意倒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靠譜。
這樣說的另一個重要依據是在新加坡,在家做生意,不是隨便什麼人想做就能做得成的。
新加坡哪些人能在家做生意? 新加坡
首先,新加坡政府對於在家做生意有門檻要求。
新加坡組屋/私宅能申請到的「居家生意」一共有兩大類,都有對應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