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一個小而精緻的國家,一直以來都在全球範圍內備受矚目,不僅因為其令人艷羨的風景和多元文化,還因為其在全球人才、競爭力和智能城市領域的卓越表現。這座城市國家不僅在亞洲,也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其成就和追求在多個領域都堪稱令人稱讚。讓我們深入探討一下新加坡在這些方面的引人矚目之處,以及它在全球的排名和地位。
世界人才排名
新加坡在一項世界人才排名中,列全球第八位,是排名最高的亞洲經濟體。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中心發布的「2023年IMD世界人才排名」(2023 IMD World Talent Ranking),新加坡排名較去年上升了四個位置,重回世界前十。
排名第二高的亞洲經濟體是香港,香港今年較去年下滑了兩個位置,排第16位。

瑞士蟬聯榜首,隨後是盧森堡和冰島。排名前十的經濟體中,唯獨新加坡來自歐洲以外,其餘的九個都是歐洲國家。
IMD的年度世界人才排名涵蓋64個國家和地區,今年首次加入科威特。這項排名綜合考慮三方面因素,評估有關國家和地區在發展、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能力。
上述三個評估領域,新加坡在「投資與發展」領域只排在第31位,排名比去年下降了四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則排在第14位,下降一位。
新加坡在「準備就緒」(readiness)方面,與去年一樣獲得第一名。「準備就緒」環節是新加坡的強項,在2019年和2020年都獲得第一,僅在2021年排名第二。

新加坡在最新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比去年退步一個名次至第四。

全球競爭力排名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發表的全球最新競爭力排名報告指出,新加坡的競爭力排名在亞洲經濟體當中最前,全球排名第四。
報告根據研究數據點出,本地面對的三大主要挑戰是在全球經濟體收緊金融環境和保護主義轉強之際,要如何克服挑戰、協助企業和家庭應付價格居高和通貨膨脹壓力,以及確保企業和雇員能繼續提升技能,以便保持競爭力和掌握新機遇。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國際貿易、就業和科技基礎設施資產方面,但在價格、管理措施和健康與環境指標的表現較遜色。
位居競爭榜前三的國家依次是丹麥、愛爾蘭和瑞士。愛爾蘭的排名從第11位大舉躍進至第二位,取代瑞士的位置。丹麥在去年首次榮登榜首後今年保住桂冠。
女性企業家
根據新加坡知識產權署的一項研究,2022年,女性占新加坡企業家總數的25%,較2017年的18%有所增加。
這顯示了女性企業家數量的快速增長,但這個比率可能仍被低估。
很多企業的幕前領導者可能是一位男士,但在背後,往往有非常有能力的女性企業家在掌控企業,幫助塑造企業的方向,並處理企業千千萬萬的事務,以使企業蓬勃發展。

家族企業繼承人的變化也反映女性的參與趨勢。在過去,家族企業通常會讓男性後代作為接班人,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將產業交給女兒繼承。
新加坡的女性企業家正走向世界舞台。在最近的班加羅爾數字創新聯盟(DIA)峰會上,Accredify的運營總監陳靜怡(譯音,Tan Jing Yi)和CognaLearn的市場與合作夥伴總監維爾瑪(Shreya Verma),分別獲得「安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和「教育科技」領域的最佳女創始人獎項。
如今新加坡的女性並不是被迫創業。她們創業不僅是為了自我實現,也是在表達作為女性對世界的影響力。這是一種賦權精神,我們希望看到這種精神不斷發揚。
新加坡女企業家聯盟正是賦權女性的一個平台,目前已有500多名成員。它於2021年由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建立,旨在彙集新加坡的女性企業家,並與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協的其他女性企業家、商業領袖,以及貿易協會建立聯繫。
東協經濟主要由中小微企業(MSME)組成。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2018年的數據,東協企業中,由女性所有的比率相對較高,該地區約有6130萬女性企業家。
聯盟已在2022年底被亞太女性信息網絡中心(APWINC)任命為新加坡的執行機構,負責「增強東協女性中小微企業參與數碼經濟」項目的執行。這個項目為期五年,將通過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培訓,提升東協地區由女性主導的中小微企業的電子商務能力。

從2024年第一季度開始,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將為來自新加坡中小微企業的242名女性企業家進行電子商務培訓。
全球智能城市
新出爐的智能城市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普遍認為生活因科技而提升,其中最滿意網絡連接的速度和穩定。整體而言,新加坡在141個城市中排名第七,在亞洲城市中則位居榜首。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公布新「智能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調查。調查將「智能城市」定義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採用科技的城市,不僅為居民帶來許多益處,還減少城市化帶來的弊端。
結果顯示,新加坡人最滿意網絡的速度和穩定度,也會善用網際網路購票和預約看診等。滿意度較低的方面包括共享腳踏車對緩解交通擁擠的作用,以及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參與治理的程度。

新加坡人最重視的五大課題分別為確保負擔得起的住房價格、有意義的工作、失業率、醫療服務和環保回收。
調查研究人員是針對健康與安全、流動性、活動、就業與教育機會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41個城市的約2萬人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並結合數據做出最終排名。
瑞士蘇黎世、挪威首都奧斯陸和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分別排在前三名,新加坡連續第三年位居第七,是亞洲城市排名最高的。其他上榜的亞洲城市包括韓國首爾、中國北京和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