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8日訊)8歲男童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抗癌10個月,最終戰勝「魔鬼」,出書分享經歷。
這名堅強的男童吳彥叡,於去年5月28日,因睡覺時咳嗽,不能呼吸,臉色發紫昏闕,事後才發現患上血癌。
吳媽媽受訪時表示,兒子呼吸困難,加上氣管過於狹窄,醫生必須費力插管,才讓他正常呼吸。
「最初兩天的化療沒有作用,醫生擔心兒子難以存活,幸好第三天的情況好轉。」
《新明日報》報導,病發後,媽媽也坦白告訴吳彥叡:「你可能會死掉」,但他沒有哭鬧,表現得很堅強。

吳彥叡用時1個月創作的《The Vallain in Me》,講述他的抗癌歷程。
抗癌10個月內,吳彥叡經歷了多次化療、打針與吃藥,即使化療的副作用使他嘔吐、發燒、掉頭髮,他依然沒有放棄。吳彥叡說:「我覺得自己會贏」。
今年4月,吳彥叡痊癒後,為了記錄抗癌經歷,媽媽找了藝術策略學院(Artistic Strategies Academy),為他報名「小作家計劃」,希望通過畫畫與文字的方式分享兒子的人生經歷。
吳彥叡前後花了近一個月完成名為《我體內的魔鬼》(《The Vallain in Me》)的書籍,講述自己如何戰勝「紅羅恩」(故事中的魔鬼),分享自己不擔心、不放棄的毅力。他也與記者分享自己最喜歡的一副畫,畫中媽媽的衣服上畫著一個獎盃,他說,「媽媽就像是超人一樣」。
這本書已在藝術策略學院官網開始售賣,收益將會捐給兒童癌症基金會。
百匯癌症中心兒童血液和腫瘤學專科高級顧問李志偉醫生受訪時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癌症,但仍然屬於罕見疾病。
李志偉表示,每一年,大約每100萬名兒童中,就有30名被診斷患病。在新加坡,近90%的兒童都能在血癌中存活下來。在發展中國家,存活率比例要低得多。根據5年前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約為50%,越南和烏克蘭不到30%。
雖無法繼續上學,拉丁馬士小學的老師也準備好一整年的作業給吳彥叡,好讓跟上進度。
媽媽表示,治療期間,他會帶著這些作業到專為癌症兒童設立的學習中心。
藝術策略學院創始人克羅丁費爾南德斯表示,她注意到吳彥叡的畫畫作品採用的都是明亮的顏色,即使病魔纏身,仍能感受到他的活力與陽光。
「我希望更多像吳彥叡這樣的孩子站出來講述他們的勇氣和堅韌的故事,不僅能夠激勵其他孩子,也會激勵成年人。」

吳彥叡與其他四名小朋友一起參加「小作家計劃」,創作自己的故事。